蘇澳暴雨癱瘓!3小時狂灌334毫米創14年紀錄 近200人緊急撤離

發表日期:2025 / 11 / 12

宜蘭蘇澳鎮11日晚間遭遇14年來最嚴重的暴雨襲擊,根據中央氣象署資料顯示,蘇澳鎮3小時累積雨量一度達到334毫米,創下2010年梅姬颱風以來當地最大的3小時累積雨量紀錄,同時也是全台灣有觀測紀錄以來3小時累積雨量排名第21位。這場由鳳凰颱風外圍環流與東北季風共伴效應引發的極端降雨,讓整座城鎮幾乎泡在水中。

降雨強度驚人,每小時雨量高達120毫米,短時間內的強降雨使得蘇澳市區多處嚴重淹水。中山路一帶淹水最深處達一層樓高,中油、全聯一帶低窪地區水深同樣達一層樓高。白米溪、阿里溪溪水暴漲,水位逼近橋面。蘇澳火車站前水淹半層樓高,蘭陽隧道更是一片汪洋,市區街道成為澤國,交通完全癱瘓。

南方澳地區災情尤為嚴重,南興里華山五巷爆發小型土石流,大量砂石和泥流從山坡沖刷而下,滾滾泥流直接沖進民宅。儘管大型機具立即進駐作業,但上方土石仍持續往下沖刷,加上不時的強降雨,讓搶救工作困難重重。多戶民宅被泥流灌入,家具設備毀損嚴重,居民整夜無法入眠。蘇西里民貴街最深淹到成人肩膀高度,情況危急。

面對嚴峻災情,宜蘭縣政府立即啟動應變機制,代理縣長林茂盛坐鎮應變中心全程指揮救災。軍方緊急出動兩部AAV-7兩棲突擊車深入積水區域執行救援任務,消防單位則派出橡皮艇在暴雨中搜救受困民眾。根據宜蘭縣消防局統計,總共投入消防152車次、80艇次、325名人次參與救災,截至12日清晨5時,共計救出89名民眾、協助139名民眾避難撤離。

蘇澳鎮公所統計資料顯示,這次水災共撤離199人、收容98人、依親4人、自行避難100人,總計影響超過400人。鎮公所3樓展演廳緊急改為臨時避難所,收容大批避難民眾,其中以長者居多,包括行動不便、坐輪椅甚至臥床者,另有攜帶嬰幼兒的家庭緊急撤離。

12日清晨雨勢逐漸停歇,陽光露臉,積水開始退去。然而災後現場滿目瘡痍,中山路與中原路等主要街道滿布泥濘,路面覆蓋厚厚污泥。店家家具被洪水沖得到處散落,車輛東倒西歪,部分車輛嚴重毀損。居民形容蘇澳被大水圍困宛如孤島,讓人想起15年前梅姬颱風的淹水夢魘。

氣象專家吳聖宇分析,這次極端降雨主要是鳳凰颱風外圍環流加上東北季風的共伴效應所致。自10日起到12日清晨,宜蘭南澳東澳嶺累積雨量已達1060毫米,宜蘭冬山也有967毫米,新北瑞芳752毫米、台北士林擎天崗550.5毫米、基隆409.5毫米,雨量相當驚人。

專家警告,雖然鳳凰颱風12日晚間掠過南台灣後將減弱為熱帶性低氣壓,但威脅尚未解除。今晚起到13日白天,偏強的東北季風將再度南下,加上颱風殘餘水氣,預估苗栗以北到宜蘭一帶降雨將再度明顯增多。特別是桃竹苗山區、大台北南側山區、基隆北海岸以及宜蘭南側山區等迎風面地形,累積雨量可能達到大雨或以上等級,北台灣民眾仍需提高警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