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故宮百年院慶 跨界信仰與文化結合的典範
國立故宮博物院百年院慶之際,一件融合文化、工藝與信仰的重要合作正式問世。由故宮授權,僧伽林文化/經典古籍文化事業出版社與雲林北港朝天宮共同推出的《24K純金觀音蒔繪聖像》,以明代宮廷《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為原典,結合日本蒔繪、京都絲綢、西陣織、銀杏木等頂級工藝打造,全台限量僅一百組,是兼具深度文化脈絡與信仰力量的典藏作品。

明代帝王祈願原典 觀音灑甘露法相寓意護佑
原典《普門品》為明代帝王為母親祈願而製作,召集宮廷畫師以舉國之力繪製。法藏大和尚指出,這項復刻承載著古代帝王祈福的精神,象徵慈孝、護佑與祝願。聖像中觀音灑下甘露,寓意調伏病苦、消弭災難、化解戾氣,使古代佛教藝術透過當代工藝得以重新走進現代生活。
影/故宮授權 × 北港朝天宮推出24K純金觀音蒔繪聖像
玉虫塗蒔繪技法 光影中呈現聖像虹彩之美
此次聖像工藝核心採用日本宮城縣「玉虫塗」蒔繪技法,以細銀粉鋪底,再以透明漆反覆堆疊,使畫面隨光線呈現虹彩光澤。觀音聖容在光影之間流動,莊嚴而充滿慈悲氣韻,展現難得一見的工藝層次。
丹後縐綢源自祈願傳說 承載千年福德
內襯選用歷史超過千年的京都丹後縐綢,並伴隨與觀音信仰相關的傳說。江戶時代丹後地區因災荒陷入困境,工匠絹屋佐平治向觀音祈願、兩度斷食後得靈感前往西陣學習技術,創造今日縐綢。第一匹縐綢更作為供奉品保存至今,使材質本身即帶著信仰的祝福與故事。
西陣織作為內襯 日本國家級工藝提升典藏層次
作品另採用日本國家指定傳統工藝「西陣織」作為內襯。此技法以先染技術編織多層次紋樣,自五至六世紀傳入日本後成為皇室高級御用織物。細膩色彩與深厚文化背景,使聖像更具尊貴與文化層次。
銀杏木框象徵守護 梧桐木盒確保長久典藏
外框採用象徵長壽與守護的銀杏木,木材堅韌、不易變形、耐濕防蟲,自古便是佛具與宮廷器物的重要材質。此次框體以手工擦漆八次,再以純金線細描,使整體溫潤尊貴。收藏盒使用具調濕、防蟲、抗菌、耐火性的梧桐木,是保存書畫與佛像等典藏的最佳材質。
北港朝天宮董事長蔡咏鍀:願觀音慈悲護佑台灣,平安吉祥。圖/出品團隊
北港朝天宮:媽祖化身觀音 祝福遍布全台
北港朝天宮董事長蔡咏鍀表示,民間素有「媽祖為觀音化身」之說,此次由故宮授權、朝天宮加持的合作象徵雙重信仰能量。他期盼這一百組聖像能分布於全台家庭,為台灣祈願風調雨順、平安吉祥,讓觀音慈悲成為家家戶戶的護佑力量。

信仰 × 工藝 × 文化的多重價值 值得代代珍藏
台灣宗教信仰深厚,許多家庭長期供奉觀音以祈求健康、平安與順遂。《24K純金觀音蒔繪聖像》不僅技法精湛、材質珍稀,更具有加持、護佑與傳承的象徵意義。限量一百組的稀有性,更突顯其收藏價值,是宗教文物收藏者與文化愛好者不可錯過的經典之作。
出版團隊指出,此作品融合皇室典藏、觀音信仰、日本工藝與台灣媽祖文化,是文化與信仰跨界的重要成果,也是值得在故宮百年之際留給台灣的一份珍貴記憶。
預購登記(限量一百組):
https://forms.gle/BtHBcMy2KAFZ1GhD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