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歲阿北險遭假檢警詐騙!AI技術製作傳票幾可亂真

發表日期:2025 / 11 / 14

屏東縣內埔分局日前接獲一起疑似詐騙案件通報。75歲鍾姓男子匆忙走進內埔派出所,向值班警員利志中表示接到檢察官來電,懷疑遭遇詐騙。

根據警方調查,鍾姓男子最初接獲自稱台北市政府社會局職員來電,對方聲稱他有一筆不明金流涉及洗錢案件,隨即表示可代為轉介給檢察官及警察處置。隨後,男子接到自稱台北地檢署檢察官來電,並透過LINE通訊軟體傳送一張刑事傳票。

鍾姓男子因瞭解近期詐騙案件頻傳,對此產生懷疑,決定前往派出所尋求協助。警員利志中經詢問確認,男子尚未匯出任何金錢或寄出金融卡。警方立即向其說明此為典型假檢警詐騙手法,並特別提醒,詐騙集團已能運用AI技術製作警察問話的背景畫面,製作品質幾可亂真。

內埔警分局長江世宏表示,民眾接獲不明來電時,應採取「一聽、二掛、三求證」原則,可撥打165反詐騙專線或110報案電話求證,亦可直接前往附近派出所尋求協助。

此類詐騙手法與普發現金議題結合的案例日益增加。根據中央統計資料顯示,目前至少有7人因普發現金相關詐騙受害,其中以假檢警手法佔大宗,單一被害人最高損失達367萬元。高雄市警方近期破獲一起相關案件,嫌犯利用普發現金議題詐得106萬元。該案被害人於11月初接獲假冒郵局人員來電,謊稱有人持其證件領取普發現金,後轉接偽稱新北市警方人員,要求解除定存並交付金融卡。

內政部次長吳堂安指出,普發現金相關詐騙財損中,釣魚網站造成5萬元損失,假冒檢警手法則高達822萬元。中央已攔阻境外詐騙簡訊17萬6000多則,移除涉詐廣告56則,停權涉詐帳號50個,停止解析假網站3件。

數發部為防範詐騙,預先註冊106個易混淆的類普發網站,避免民眾誤入釣魚網站。警政署副署長李文章表示,已通知各縣市警察局在發放期間派員至現場維護秩序並防範詐騙。

警方再次呼籲,詐騙手法不斷翻新,結合AI技術後更難辨識真偽。民眾務必保持警覺,切勿輕信來路不明的電話或訊息,如有疑慮應立即向警方查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