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議員日前在社群媒體指稱多項高雄市府預算「歸零」,恐衝擊市民權益,高雄市政府13日正式澄清,強調相關說法與事實不符。市府表示,因新版《財政收支劃分法》上路,中央提高統籌分配稅款並重新界定部分權責,導致部分原屬「中央補助款」的項目改由地方自籌,並非市府刪減預算。各項重要服務如長照、急救量能、教育、動物保護與土地管理等均已完成預算調整,市民權益不受影響。
市府逐項說明,針對議員指稱農業局「1,800 萬友善動物保護計畫歸零」,主因是農業部自115年起停止補助,並非市府砍預算。高市府已增編「動物保護及寵物管理優化計畫」1,316萬5千元銜接,僅補助來源由中央改為地方,但動保服務持續推動不打折。
另有民代質疑地政局「非都市土地違規查處作業費歸零」。市府解釋,中央補助原屬處理歷年累積舊案的專案補助,預計於114年清案完畢,因此115年起補助自然結束。市府每年仍固定編列約82萬元辦理日常查處,相關業務完全不受影響。
衛生局部分,議員稱急救站整備及訓練預算歸零,但事實是衛福部明年將全額補助2,242萬元,不但沒有刪減,反而由中央全額負擔。至於長照預算,市府指出115年度編列約85億餘元,較114年度增加近12億元,服務量能未縮減,「縮減11億元」是將長照3.0預算與含補辦預算的長照2.0混淆比較,完全錯誤。
教育局遭指「營養午餐國產食材溯源計畫歸零」,市府澄清為中央因財劃法調整,認定「三章一Q」為地方事務,自115年起不再以計畫型補助支應。高市府已主動增列10.76億元教育預算,並透過統籌分配稅款、市府預算與基金餘額全數補足,維持每生每餐4元補助不變,確保政策不中斷、品質不打折、家長負擔不增加。
高市府強調,依法行政、依法受議會監督是市府一貫原則,總預算目前尚未進入審查程序,期盼議會能回到正常議事軌道,透過理性討論確保市政順利推動。市府也表示樂於持續向議員與社會說明中央與地方財政制度因修法而產生的變化,盼在充分理解後再作評論,避免造成大眾誤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