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新北市土城區日前發生有家暴前科男子,才剛因違反保護令被捕,卻在被檢方無保飭回後,開車衝撞妻子與小姨子,隨後長刀當街砍死兩人,引發社會高度關注跟討論。衛福部保護司長張秀鴛今(9)日證實,該案將列入下週跨部會會議檢討,目前看來各環節「都做到該做到的了」,僅無保請回一處值得商榷,為此,衛福部擬新增「致命危險清單」提供給檢察官做為評估是否羈押的參考。
張秀鴛說,衛福部、司法院、法務部、警政署、內政部等部會,每三個月會針對家暴性侵害召開一次推動小組的跨部會會議,下週一(14日)開會,即會針對這一起案件,請新北市的網絡來做報告,希望透過這個案件再來檢視整個制度或環節有沒有可以再進行調整之處。
針對該起案件,張秀鴛指出,目前看來,其實第一線處理的警察,已經相當有敏感性,感受到加害人有一些暴力性、有危險,所以才移送給地檢署,社工也有介入、跟被害人討論到安全計畫等,甚至加害人逮捕之後又被釋放,也按照家暴法的規定,由地檢署通知警察、通知家防中心,通知被害人知道,就現行的保護令流程,大家都做到該做到的了。
張秀鴛說,除了檢察官無保請回這一段,可能還要去了解,其他不管社工、警察也好,還有法院核發保護令各方面,速度也都相當的快,目前看起來,可以再精進的空間沒有很大。
張秀鴛表示,衛福部觀察近來幾個案子後,認為都做到該做到的,但事情還是發生了,是不是可以多做一點?因此,考慮另外提供警察、檢察官到法官,一份「致命危險清單」,在現行制度之外,多做一點,拉高保險絲,可以用「致命危險清單」做為評估是否可以交保的參考。
張秀鴛強調,保護令不是萬靈丹,整個保護網絡,包括家人、社工、檢警及法官,都要有危機意識,尤其是親密關係暴力,過程中已發生肢體或口角衝突,才會來申請保護令,但保護令就是一張A4紙文字,雖然法官命令行為人不可以違反命令,但仍有不少當事人存有玉石俱焚、魚死網破的心態,所以政府要更進一步的就是多做一些,不希望類似事件再發生。
照片來源:CNEWS資料照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勇消最後1人加護病房搶命 台北慈濟曝病情:缺氧過久「非常擔心」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