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健康

極端都不好!最新研究提醒 「睡太多」反害大腦能力下降

發表日期:2025 / 07 / 13
極端都不好!最新研究提醒 「睡太多」反害大腦能力下降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睡眠是維持大腦健康的重要生理機制,但在特定狀況之下,可不是睡越多越好!董氏基金會提醒,適量睡眠才能有效守護大腦健康,因為國外最新研究發現,每晚睡眠時間超過9小時,可能會出現認知能力下降的情況,且這種情形在憂鬱症患者身上更加明顯。

該項2025年4月發表於《阿茲海默症與失智症:阿茲海默症協會期刊》的研究,由德州大學健康科學中心學者進行,共分析1853名、27至85歲未患有失智症或中風史者的睡眠時間與認知能力資料。

研究結果顯示,長時間睡眠與較差的整體認知能力有關,並影響特定的認知功能,如:記憶力、視覺空間能力以及執行功能;且無論是否服用抗憂鬱藥物,這種關聯在有憂鬱症狀的人群中更明顯。研究人員指出,對於憂鬱症患者而言,睡眠可能是影響憂鬱症患者認知能力下降的可控風險因素。

新北市土城醫院精神科醫師劉嘉逸提醒,該研究有兩個限制,第一個,睡眠時間來自個案自我報告,其數值可能會有記憶誤差;第二個,也是最重要的,這是個橫斷面研究,只考慮各因子於特定時間點的相關性,未考慮先後順序及時間之影響,故無法確定因果關係。換言之,該研究只能告訴我們,睡眠時間長與認知功能差有關,卻「無法斷定其因果關係」。

不過,劉嘉逸說,至少研究結果提醒我們,憂鬱症患者要盡量多動,不要睡太多,以免腦功能退化。此結果與目前絕大多數科學研究結果,以及各學術團體與心理衛生組織的憂鬱症治療指引完全契合。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說,上述研究指出,長時間睡眠與較差的整體認知能力有關,適量才是保護大腦的關鍵,睡眠過長或混亂可能會造成身心健康還有其他的負面影響,例如:睡多了而錯過用餐時間或需要以很快的速度進食;同一個姿勢睡太久起床後會手腳僵硬,特別是高齡者;干擾生理時鐘而破壞作息的規律性。

葉雅馨指出,有多項研究證實,睡眠過量或不足都與認知領域的損害有關,包括記憶力、注意力以及管理和調節其他心理過程的能力,例如計畫、解決問題和衝動控制。要提醒的是,放假時多睡放鬆一點並無妨,但長時間放假的情況,還是要想辦法不要干擾原來的規律感。

照片來源:示意照/翻攝自Pexels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孩子網路遊戲成癮只是「貪玩」? 專家曝背後恐藏更大健康風險

天氣越熱越睡不好? 「夏季失眠」三類型對症下藥才有救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