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健康

每十人就一個膝關節退化 50歲以下激增!醫曝生活做錯三件事

發表日期:2025 / 07 / 14
每十人就一個膝關節退化 50歲以下激增!醫曝生活做錯三件事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灣有膝關節退化問題的民眾,每十個人就有一個人,但別以為它是老人病!國內骨科門診觀察,膝關節退化逐漸年輕化,50歲以下受關節疼痛所苦的患者逐年增加,主要有三大元凶,因為運動過度或傷害、體重過重、長期負重工作等,導致關節退化症狀提早出現。

依據衛生福利部2019年調查,國人膝關節退化盛行率為15%,推估約有350萬人為關節炎所苦,而且有逐漸年輕化的趨勢。

童綜合醫院骨科部醫師李宗翰表示,退化性膝關節炎主要是因為膝關節軟骨磨損、關節周邊骨頭與組織產生病變,造成走路或活動時出現喀喀聲、痠痛、腫脹或關節僵硬無法打直等症狀。退化性膝關節炎是一種常見的老年疾病,過去主要隨著年齡增長而造成膝蓋磨損越嚴重。

警訊是,李宗翰說,近年來發現,青壯年族群的人數也日趨增多,主要是因為運動過度或傷害、體重過重、長期負重工作等,導致關節退化症狀提早出現。民眾若出現膝蓋疼痛持續一週以上,還伴隨緊繃或腫脹情形,就應該儘速找專科醫師進行診斷檢查與治療。

目前臨床針對退化性膝關節炎的治療方式,主要分為保守治療與手術治療;保守治療是指藥物、注射、復健等治療,以及輔具設備的使用。

李宗翰指出,如果保守治療方式效果不彰,就可能建議進行手術治療,如關節鏡手術或人工膝關節置換手術。其中膝關節置換手術對於嚴重持續疼痛或老年人而言,是一種最快速且有效的治療方式,但對於年輕患者來說卻有所顧慮,因為人工膝關節置換手術需切除已退化的硬骨或軟骨,對於細胞組織的破壞性高,且傷口與術後疼痛也大,而人工關節也有其使用年限,所以微創關節鏡自體軟骨再生修復手術應運而生,藉由患者自體細胞的再生來修補受損關節,保留原有膝蓋的結構與功能。

李宗翰強調,隨著醫療技術不斷進步,許多新式手術方式因應患者需求而出現,因此擁有更多手術選擇,千萬不要因害怕開刀或低估膝蓋退化疼痛的嚴重性,延誤就醫,否則可能造成關節退化情況加劇,造成手術選擇限縮或預後不佳。

照片來源:童綜合醫院提供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北市抽驗!「榴槤」連爆重金屬鎘超標 最毒「韭菜花」2農藥違規

健檢正常還是頭暈、脹氣? 醫師自己都忽略的「雞蛋」過敏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