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心肌梗塞的緊急搶救,不僅挽救了一條命,也牽起了一段橫跨30年的師徒情誼。49歲的呂先生因反覆胸悶、喘不過氣等症狀,於今年4月因急性心肌梗塞緊急送醫,經檢查發現三條冠狀動脈中有兩條完全阻塞,僅存的一條也鈣化嚴重、血流幾近中斷,病情相當危急。
當時由奇美醫院心臟血管內科主治醫師曾宣靈進行導管檢查,在醫療團隊的即時搶救下,第一階段成功打通了兩條阻塞血管,正當準備進行第二階段手術時,曾宣靈驚訝發現,這位病人竟是自己國小時期棒球隊曾經照顧過自己的「阿魯米」學長。多年後,兩人在手術台前重逢,角色轉換,讓人動容。
圖說:歷經急性心肌梗塞緊急手術後康復的呂先生(左二)與奇美醫院心臟血管內科主治醫師曾宣靈(右二)及醫療團隊合影 (圖片來源/奇美醫院提供)
由於呂先生的左前降支血管病灶長、鈣化硬、極度狹窄,傳統的氣球擴張與旋轉磨鑽術無法順利進行,團隊決定使用新引進的「軌道旋磨術(Orbital Atherectomy, OA)」。此術式能有效處理嚴重鈣化的血管病灶,並搭配血管內超音波與震波碎石術進行分層處理,終於成功打通第三條關鍵血管,恢復順暢血流。呂先生術後恢復良好,已順利出院返家。從球場情誼到醫療重逢,這場手術不只是救治,更是一次深刻的人生回應。
曾宣靈醫師指出,動脈鈣化如同血管「生鏽」,一旦沉積在血管壁,不僅增加心肌梗塞、中風等風險,也會使心導管手術困難度大幅上升,甚至造成導管無法推進、氣球無法擴張或支架無法部署。此次手術使用的軌道旋磨術,相較傳統旋轉磨鑽術操作更穩定,亦更適用於主幹型與大血管鈣化情形,對降低併發症風險與提升成功率有明顯助益。該次手術亦邀請紐西蘭心導管權威Scott Harding教授來台觀摩與交流,藉由實作與經驗分享,促進醫療專業合作,也展現國內導管技術與國際接軌的成果。
圖說:奇美醫院心導管手術團隊與來自紐西蘭的國際心導管專家 Scott Harding 合影,展現與國際接軌的醫學實力 (圖片來源/奇美醫院提供)
曾宣靈醫師提醒,心臟疾病多年來高居國人10大死因第二位,其中冠狀動脈疾病為主因。鈣化血管早期無明顯症狀,等到出現胸悶、喘、昏厥等情形,往往已威脅生命安全。高風險族群如有三高、抽菸、肥胖、家族病史等,應及早就醫、定期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