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旅遊
  • 生活

桃園海岸線人文食旅:體驗海洋客家、草編工藝、蜂園甜蜜與老宅美饌

發表日期:2025 / 07 / 16

文/旅食樂副總編輯 朱立君

沿著桃園的海岸線出發,一場融合海洋客家文化、養蜂生態、蓮花藝術與老宅餐酒的深度旅行,從早到晚串起自然、歷史與美食的樂章。

黃裕聖總幹事於簡報中說明:「我們希望這裡成為台灣第一個體驗型的休閒農漁業園區」,期許以好客文化與永續理念帶動地方發展。圖/朱立君攝
黃裕聖總幹事於簡報中說明:「我們希望這裡成為台灣第一個體驗型的休閒農漁業園區」,期許以好客文化與永續理念帶動地方發展。圖/朱立君攝

海洋客家:與風頭水尾共舞的文化記憶

第一站來到新屋「海洋客家休閒農業區」,這裡是全台少數臨海的休閒農業區,擁有完整的海岸線、石滬、藻礁、牽罟與綠色隧道等特色,眼前萬里海景與寬闊的天空讓人頓覺心曠神怡。桃園區海洋休閒農業發展協會總幹事黃裕聖說:「我們希望這裡成為台灣第一個體驗型的休閒農漁業園區,用好客、傳承、國際與永續來迎接每一位客人。」

這裡的海洋客家,不同於山林客家,沿著「海漘」適應風頭水尾的地理環境,發展出築石塭、牽罟捕魚等傳統技藝。未來的「永安漁港海螺文化體驗園區」也將是這條海岸的新亮點,展現出「非常客家,也非常海洋」的獨特風采。

太平洋自行車博物館館內解說員介紹品牌歷史與自行車演變,呈現從經典到創新的科技縮影,見證太平洋四十年來的研發成就。圖/朱立君攝
太平洋自行車博物館館內解說員介紹品牌歷史與自行車演變,呈現從經典到創新的科技縮影,見證太平洋四十年來的研發成就。圖/朱立君攝

太平洋自行車博物館:當代科技的騎行縮影

午前走訪「太平洋自行車博物館」,這裡並不是一座收藏古董車的博物館,而是展示當代自行車科技精華的殿堂。從風靡全球的 Birdy 鳥車,到榮獲國際設計獎項的 IF MODE、Reach、CarryMe,每一台車背後都是故事。

館內藏有近三百件「活的」自行車,還能親身試騎,體驗科技與設計的結晶。原本只想匆匆瞥過的我,卻在導覽員的引領下騎著一輛輕巧的車在場地繞了兩圈,不禁讚嘆:「原來自行車可以這麼有趣又優雅!」

主人連仁裕手持兩個蜂箱,笑著說:「蜜蜂其實很溫馴,別害怕,牠們只是在努力工作。」展現養蜂人與蜜蜂和諧共處的日常。圖/朱立君攝
主人連仁裕手持兩個蜂箱,笑著說:「蜜蜂其實很溫馴,別害怕,牠們只是在努力工作。」展現養蜂人與蜜蜂和諧共處的日常。圖/朱立君攝

蘭園蜂業:穿越白千層的甜蜜時光

午後來到「蘭園蜂業」,綠意盎然的白千層林宛如天然隧道,迎接著每一位到訪者,彷彿走進另一個悠然時空。主人連仁裕笑著說:「蜜蜂其實很溫馴,別害怕,牠們只是努力工作。」一句話讓人放下心防,開始親近這群勤奮的小生靈。

換上防蜂帽,走入林間蜂場,只見蜂箱整齊排列、蜂巢在陽光下閃著金色光澤。親手觸摸一隻沒有螫針的雄蜂、嚐一口剛取下的蜜蠟,清甜與花香在舌尖綻放。園區還規劃了多樣體驗,像是利用自家蜂蠟和棉布動手製作「蜂蠟布」,既環保又實用,成為廚房裡永續生活的好幫手。這片林子裡的時光甜美又充滿驚喜,讓人捨不得離去。

園主李本誠手捧著小南瓜與榮獲114年觀音區大南瓜比賽冠軍的巨型南瓜,笑容滿面地向大家介紹這份得來不易的豐收成果。圖/朱立君攝
園主李本誠手捧著小南瓜與榮獲114年觀音區大南瓜比賽冠軍的巨型南瓜,笑容滿面地向大家介紹這份得來不易的豐收成果。圖/朱立君攝

蓮荷園草編館:草香與蓮花的藝術

傍晚時分來到「蓮荷園草編館」,園主李本誠親自接待。他說這片園地是從父親的草編工藝與自己的夢想慢慢堆疊出來的。

園區裡滿是栩栩如生的稻草生肖、農具,也能親手體驗編草劍、做稻草人。最迷人的,是6~10月的蓮花季,大王蓮的葉片竟能承載一個人坐在上面,成為園內最熱門的打卡點。晚餐更是驚喜,蓮子竹筒飯、蓮子豆花、蓮花入菜的創意料理,為這趟旅程畫下美麗的句點。

小舊閣樓 Glow 靜靜佇立在老街溪畔,獨棟老宅融合廢墟美學與綠意河景,在夜色中散發出浪漫迷人的光彩。圖/朱立君攝
小舊閣樓 Glow 靜靜佇立在老街溪畔,獨棟老宅融合廢墟美學與綠意河景,在夜色中散發出浪漫迷人的光彩。圖/朱立君攝

小舊閣樓 Glow:老街溪畔的浪漫夜晚

夜幕低垂,來到中壢老街溪畔的《小舊閣樓 Glow》。獨棟老宅結合廢墟風格與綠意河景,在燈光的映襯下別有一番韻味。

這裡的餐點、酒品與咖啡各有特色,無論是白天享用餐點還是入夜後品味調酒,都能感受到那股想讓人再訪的魅力。隨著音樂響起,這一天的旅程也慢慢在微醺中收尾。

桃園多元體驗 等你探索

桃園市政府觀光旅遊局表示,桃園擁有豐富的人文底蘊、自然生態與獨特風味美食,無論是海洋客家的文化體驗、甜蜜的養蜂之旅、百年草編工藝,還是老宅餐酒的浪漫時光,都展現出桃園多元而迷人的魅力,誠摯邀請大家走進桃園,深度感受這座城市的精彩與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