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王佐銘/台北報導
中華民國再生能源商業同業公會今(16)日舉行「綠電媒合平台啟用儀式暨再生能源研討會」,邀集來自產、官、學界的重量級代表齊聚一堂,共同見證全國首個由公會主導建置的「綠電媒合平台」正式上線。會中並特別邀請國際再生能源倡議組織RE100主席Sam Kimmins線上演講,分享全球24/7全天候綠電實踐的最新趨勢,呼應企業永續與台灣能源轉型的政策發展。
再生能源公會理事長胡惠森致詞時指出,隨著全球邁向淨零碳排及RE100目標,台灣綠電需求持續升溫,預估至2030年綠電轉供需求將高達400億度。近期三讀通過的《電業法》修正案,預計設立「電力交易所」,將活絡綠電次級市場;而「綠電媒合平台」正是在這之前搶先布局,協助企業更迅速對接綠電供給,讓售電業者也能有效釋出綠電。目前全台已有106家售電業登記,歡迎企業透過平台網站查詢登記。
此次啟用儀式,由胡惠森攜手經濟部能源署組長夏峪泉、標準檢驗局組長黃志文,及代表企業需求端的三大產業公協會領袖,包括全國商業總會理事長許舒博、全國工業總會副理事長陳進財,以及電機電子工業同業公會秘書長林全能共同參與,象徵企業與政策攜手推進綠電市場的嶄新里程碑。
會中亮點之一,為RE100主席Sam Kimmins帶來的線上專題演說。他提到,截至2024年底,已有36家台灣企業加入RE100,承諾在2050年前全面使用再生能源。他強調,未來15至20年,企業對綠電的依賴將與日俱增,唯有規模化投資,才能降低再生能源的邊際成本。同時,他也談及微軟、Google等科技巨頭承諾2030年達成全天候零碳能源(CFE 24/7)的目標,預示未來企業將不再僅止於年度碳中和,而是朝向「每小時用電即綠電」的實時減碳策略邁進。
研討會也邀請多位專家學者與業界代表進行專題分享。經濟部能源署解析《電業法》修法的重點與對市場的潛在影響;台灣經濟研究院研究一所所長陳彥豪,則深入探討全天候綠電供應機制的政策與產業效益;中美晶行銷副總暨續興公司總經理陳蓓怡,分享企業在實務上如何執行綠電履約及交易;永豐金控與高雄銀行則從金融角度,解說綠電購售需求與綠電信託服務的運作模式。
本次活動內容豐富,不僅展現台灣在能源轉型上的積極作為,也為企業與政府搭起一座務實可行的綠電合作橋梁,為邁向淨零未來奠定基礎。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研究人員逼學生抽血換學分 范雲籲依法重罰、追究師大與衛福部監督失職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