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娜絲颱風重創南台灣,造成史上最嚴重的2454支電桿倒塌。台電全力投入搶修工作,然而在15日傳出一起嚴重工安事故。一名36歲的李姓台電員工在嘉義縣義竹鄉執行高壓電搶修時,不慎遭6000伏特電流擊中,當場失去呼吸心跳。李姓員工目前在柳營奇美醫院接受葉克膜及低溫治療,情況危急。
總統賴清德也前往醫院探視傷者,並在病床邊為李姓員工打氣。賴清德隨後在民進黨中常會上表示,希望在野黨正視台電員工的辛勞與國人期待,全力支持台電。他也指示經濟部與台電務必了解事故原因,避免類似事件再次發生。
然而,此次搶修行動和政府的回應引發了工會之間的爭議。台灣電力產業工會聯合數個區處工會發表聲明,指出基層員工長期超時工作,反映出台電人力短缺的問題。他們批評政府要求員工在工作和用餐時擺拍,作為「撥補台電千億」的政治宣傳素材。
對此,台灣電力工會強烈反駁,指出台灣電力產業工會僅代表極少數人意見,不能代表台電全體員工。台灣電力工會強調,他們是擁有近2萬9000名會員的全國性企業工會,具有絕對的代表性。他們認為,搶修過程中的照片是自然呈現,並非刻意擺拍。
勞動部長洪申翰回應工安問題時表示,除了依規定實施勞檢,也將進行跨部會稽查,要求台電加強職業安全衛生管理。他強調,職業安全管理的落實最重要在於高階管理的決心,勞動部將持續督促台電確保第一線作業人員的安全。
此次事件凸顯了台電面臨的多重挑戰,包括災後搶修、人力資源管理、工安問題以及公眾形象等。各方對於如何平衡搶修效率、員工安全和政策宣傳仍有不同看法,需要進一步討論和協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