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祖以海為家,今秋將再度以藝術串聯島嶼與世界。第三屆「馬祖國際藝術島」將於2025年9月5日至11月16日登場,展期橫跨73天,創下歷屆最長紀錄。本屆以「拍楸——你的海洋,我的陸」為主題,邀請超過30組來自日本、澳洲等國內外藝術家進駐四鄉五島,以超過50件作品,透過裝置、影像、聲音等多元媒介,詮釋馬祖獨特的海洋文化與歷史記憶。
↑圖說:連江縣長王忠銘表示,藍色公路串聯台灣與離島,是馬祖邁向國際、推動觀光轉型的重要動力。(圖片來源:連江縣政府提供)
「拍楸」一詞來自閩東語,是馬祖早期漁民集體以竹樁入海捕魚的傳統方式,象徵凝聚、合作與對海的敬意。連江縣長王忠銘於「2025藍色公路海洋觀光記者會」中指出,馬祖長年與海共生,海洋是這片土地的生命根基,也是發展觀光與藝術文化的原動力。他強調,藍色公路串聯本島與離島,不僅提升交通可及性,也讓馬祖有機會向國際展現其文化魅力,並感謝交通部與航港局對離島交通政策的大力支持,為觀光發展奠定穩固基礎。
↑圖說:李佩珊擅長以工作坊為邊緣者發聲,《不是誰的棋子,我們是…》將在26據點呈現大型棋局(圖片來源:連江縣政府提供)
藝術島的展覽將遍布馬祖四鄉五島,從南竿北海坑道的軍事遺跡、東莒的閩東聚落、到北竿的海濱地景,轉化為藝術創作的舞台。藍色公路亦成為旅人探索藝術的動線,遊客可搭乘客輪穿梭各島,展開一場海洋上的藝術跳島之旅。作品將結合在地歷史、生態與居民故事,讓藝術與地景、社區、日常記憶交織出深刻對話。
↑圖說:彭雅倫以陰性書寫為題,探索馬祖女性柔韌剛強的特質,更獲許將攝影機架設於神轎內,讓觀眾也能體驗女神視角。(圖片來源:連江縣政府提供)
馬祖國際藝術島不僅是一場藝術展,更是一場文化運動。透過藝術重新喚起人們對島嶼與海洋的感知與關注,也讓離島不再只是地理邊陲,而是成為國際文化交流的重要節點。連江縣政府誠摯邀請國內外旅人搭乘藍色公路,踏上馬祖,用雙眼閱讀藝術、用雙腳踏查歷史,體驗一場融合自然、人文與創意的感官盛會。更多展覽與交通資訊可查詢「馬祖國際藝術島」官方平台及連江縣政府觀光旅遊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