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推動校園健康飲食,支持在地農業,高雄市餐盒食品商業同業公會集結餐盒業者、學校營養師及農業界代表,18日於前鎮仁愛國小舉辦「校園米其林」活動,特邀獲米其林綠星殊榮的簡天才主廚,為學童設計營養午餐菜單,結合法式創意與高雄在地優質農漁產,讓孩子的餐盒不只是溫飽,更成為品味與教育兼具的綠色餐桌,打造「吃得健康、吃得驕傲」的新校園飲食典範。
↑圖說:簡天才主廚示範融合在地特色與營養均衡的校園菜色。(圖片來源:記者 賴君欣 拍攝)
簡天才主廚此次親自設計菜單,將來自高雄各區的明星食材融入料理,包括大樹鳳梨、美濃水蓮、旗山毛豆、甲仙芋頭與六龜梅子等,更以即將納入新學年營養午餐體系的美濃農會好米「高雄147號」為主食基底,發展出「芋頭毛豆地瓜炊飯」、「梅子燉雞」、「虱目魚丸南瓜蒸蛋」等多道兼具營養與風味的菜色,將於新學期導入高雄民辦營養午餐供應,也開放食譜作為全國校園參考使用。
↑圖說:農業局局長姚志旺頒發感謝狀予簡天才主廚。(圖片來源:記者 賴君欣 拍攝)
農業局長姚志旺指出,長期以來高雄市致力將在地食材導入校園,不僅減少食材碳足跡,也讓孩子們從小認識台灣土地的滋味,並透過「高雄綠色友善餐廳」與「友善餐盒」計畫,攜手業界落實「從產地到餐桌」的理念,目前已有50家業者參與,顯示產地、餐桌與教育現場的連結已日益深化。
活動中也特別介紹美濃區農會優質農產,包括高雄147號米、水蓮與白玉蘿蔔,農業局現場頒發感謝狀予積極推動食農教育的業者與單位,感謝他們讓在地好食材進入更多孩子的午餐時光。
↑圖說:以大量高雄在地食材入菜,設計出融合在地特色與營養均衡的校園菜單(圖片來源:記者 賴君欣 拍攝)
餐盒公會理事長董純穎表示,學童的每一餐都是教育的一部分,公會未來將持續與教育與農政單位攜手合作,深化食農教育、精進午餐品質,讓校園不只是學習的場域,也成為滋養健康、認識土地的起點。他強調,當產地走進餐桌、當米其林走進校園,每一口飯菜就成了對孩子最用心的照顧與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