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

【投書】如何保衛台灣?

發表日期:2025 / 07 / 21
【投書】如何保衛台灣?

鄧鴻源 /大學教授

近年來,國內外專家與學者均關心台灣的安全,因為台灣安全與否,會深深影響世局。

保衛台灣是一個涉及軍事、安全、外交、經濟、科技與民意凝聚等多層面的重大議題。筆者認為,以下是幾個主要層面與策略方向:

一、軍事防衛

1. 提升自我防衛能力:

強化飛彈防禦系統(如愛國者飛彈、雄風、天弓等)。

發展不對稱戰力(如狙擊手、無人機/艦與快速布雷系統等)。

增加全民國防教育與後備戰力建設。

2. 國防現代化:

購買或自製高性能戰機(如F-16V、勇鷹號)。

發展潛艦國造等高技術裝備。

精進指揮通訊、電子戰能力。

二、外交與國際合作

1. 強化與民主國家的合作:

加強與美國、日本、歐盟等民主盟友的安全與經貿關係。

爭取更多國際支持與友台法案。

2. 提升國際能見度與參與:

積極參與國際組織與論壇(即使非正式身分)。

推廣台灣的民主、人權與科技軟實力。

三、經濟安全與科技自主

1. 關鍵產業護國:

維持台積電等半導體龍頭優勢,成為「護國神山」。

加強能源安全、糧食儲備、供應鏈多元化。

2. 科技創新:

投資AI、資安、量子科技、太空產業等高科技領域。

降低對中國的經濟依賴,建立自主供應鏈。

四、資訊戰與認知作戰防禦

1. 防範假訊息與心理戰:

建立國家級事實查核機制。

教育民眾辨識假新聞與敵對滲透。

2. 維護民主體制與言論自由:

守住媒體獨立,防止中資滲透與輿論操控。

強化資安體系,防止駭客攻擊與資料外洩。

五、凝聚民心與社會韌性

1. 提升國民防衛意識:

國中高中推行全民國防教育。

鼓勵青年參加民防、義勇團體或國防訓練。

2. 維持社會團結與信心:

建立信任的政府體系與透明訊息管道。

在危機中維持穩定秩序與生活機能。

總之,保衛台灣不只是軍人的責任,更是全民共同參與的長期工程。除了武力上的準備,更需透過外交、經濟、資訊與民心凝聚,形成全面性的防衛網,才能真正確保台灣的自由、安全與民主生活方式。還有就是加強國家認同的教育。

【以上言論為第三人投書,不代表本刊立場,讀者請本於客觀事證自行評價】

照片來源:unsplash示意圖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投書】難道丹娜絲颱風:天降警示 還是社會亂象的鏡像?

【投書】當罷免的喧囂淹沒了民生的悲鳴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