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市中華一路上跨越車流、連結果貿社區與舊中山國小的人行天橋,即將正式退役。高市工務局道路養護工程處宣布,隨著使用年限屆滿、結構日漸老化,加上鄰近鼓山運動中心園區即將啟用,這座已陪伴地方數十載的天橋,將自7月21日起啟動拆除工程,為舊城帶來更安全、友善的通行與街景新貌。
↑圖說:中華一路人行天橋,位處鼓山區與左營舊城區域交界,曾是守候學童及居民跨越車流的通道。(圖片來源:高雄市工務局提供)
中華一路人行天橋橫跨鼓山與左營舊城交界,是過去學童與居民安全穿越車流的重要通道。然而隨著都市交通轉型、地面無障礙設施日益完善,加上周邊人口結構轉變,天橋的實際使用率逐年降低。道工處指出,為改善人行景觀環境與提升生活品質,市府決定拆除橋體,改設地面型行人穿越道及智慧號誌系統,強化整體人本通行機能。
考量交通影響與民眾生活品質,本次拆除工程採「非現地打除」,將橋體夜間分段吊運至他處解構,以避免尖峰時段對交通造成衝擊,也可減少日間施工所產生的噪音與粉塵。拆除作業將同步進行交通引導與管制,現場將安排義交協助疏導,提醒用路人注意告示、減速慢行或提前改道。
↑圖說:天橋拆除非現地打除,將配合設置地面型行人穿越道與相關號誌系統,橋梁結構體採夜間調運他處,減少對日間交通衝擊,並避免施工產生過大噪音與粉塵影響當地居民。(圖片來源:高雄市工務局提供)
不僅是天橋改造,天橋西側的舊中山國小原址目前也正全面轉型為「鼓山運動中心」及「幼兒與長照綜合園區」。工務局配合辦理周邊人行道鋪面更新、綠帶整理、路口動線調整與無障礙設施優化等工程,完工後將提升整體街廓景觀,打造更具開放性與舒適感的生活空間。
工務局強調,這次工程不只是拆除,更是城市再生與環境品質提升的起點。透過縮時攝影完整記錄天橋退場歷程,市府也盼留下歷史軌跡,同時迎向舊城區的人本未來,營造內惟、鼓山與左營一帶全齡共融、健康友善的生活場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