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高血壓是眾多疾病根源,根據衛福部公布的最新113年十大死因統計,高血壓性疾病的標準化死亡率由112年的16.5%下降到113年的16.0%,是近年首見稍降,而定期量測血壓是最大關鍵,國健署今(22)日宣布為了方便民眾量測,今年將與超商、銀行、企業、社區等合作,推動設置「安心血壓站」,擴大可近性,讓民眾量血壓量成習慣,目前全台已有1500個據點。
國健署署長吳昭軍表示,高血壓是很多重大疾病的根源,預防勝於治療,除了從年輕時養成健康生活習慣之外,如果能配合定期在家量血壓或運用安心血壓站固定監測,更是最基礎也最關鍵的健康守門磚。
醫院量的血壓怎麼老是不準?吳昭軍說,全因為有些民眾只要一進入醫療院所,身處醫護人員之間,常莫名緊張,血壓就會不由自主升高,即所謂的「白袍高血壓」效應,反之,如果能夠遵循「722原則」,測得的血壓值可以較貼近實際值。
國健署指出,「722原則」指的是:「7」連續七天量測、「2」早上起床後、晚上睡覺前各量一次、「2」每次量兩遍,取其平均值。
為提升國人血壓管理意識,並降低「白袍高血壓」影響,國健署與台灣高血壓學會共同呼籲,年滿18歲以上民眾,一年一次722在家量血壓,政府也發展「安心血壓站」認可機制,目前包括7-ELEVEN與千禧之愛健康基金會、群益金鼎證券、台灣企銀等單位皆投入,自主建置安心血壓站,民眾只要看到安心血壓站標誌,都可以在開放時間入內量血壓。
國健署提醒,根據112年成人預防保健篩檢結果顯示,高血壓新發異常率在男性有23.8%、女性有20.3%,進一步分析,40歲以上族群的異常率就高達21.3%,凸顯高血壓在中高齡人口中極為普遍,極需持續強化篩檢與自我健康管理。
照片來源:國健署提供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省4000元!13價肺鏈疫苗 8/1起開放「55-64歲原住民」公費打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