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名111年退伍的男子在社交媒體上分享了他首次參與14天教育召集的經歷,引起廣泛關注。這次教召經驗不同於過往,充分展現了現代化的軍事訓練理念。
教召開始時,召集地點設在桃園某國小。出乎意料的是,參與者需要在學校過夜,甚至被安排睡在走廊上。由於校園內缺乏浴室設施,部隊採用野戰方式搭建簡易沐浴設施。洗澡水依靠太陽能加熱,浴簾僅能遮擋半身,模擬真實的野戰生活環境。
訓練內容涵蓋多個方面,包括城鎮戰鬥、搜索突擊、快速反應射擊和空包彈演練。該男子被編入步兵營戰支連的搜索排,在校內模擬都市作戰環境進行各類戰術操作訓練。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教召還包括立姿實彈射擊,這是該男子在服役6年多都未曾體驗過的課目。
教召後期,為配合作戰想定,整個排被移防至其他地區的活動中心,在指定戰鬥地境內執行偵蒐警戒演練。儘管條件艱困,甚至需要在公共廁所用塑膠水管輪流洗澡,但每個訓練環節都極具挑戰性和實戰意義。
這名退伍男子回憶道,在整個訓練期間,只要清醒時,全身幾乎都處於濕透的狀態。然而,當路過的民眾向他們喊「加油,謝謝有你們」時,全排士氣大振,內心倍感溫暖。他強調,如果戰爭不幸發生,這群退役軍人將會再次集結,共同捍衛家園。
此次教召經驗在網絡上引發了熱烈討論。許多網友表示敬意與支持,認為訓練內容較以往有明顯進步。有人評論道:「訓練內容確實進步不少」、「辛苦了,真的有感受到改革」、「很硬但很有收穫」。也有曾參與教召的網友分享:「我前年被教召14天也是全身濕透,內容看起來一年比一年充實了」。
整體而言,這次14天的教召經歷展現了國防部門對後備軍人訓練的重視和改革。通過模擬實戰環境、增加實彈射擊等高強度訓練,有效提升了後備軍人的戰備能力。儘管過程艱辛,但參與者普遍認為這樣的訓練更有意義,更能應對潛在的軍事威脅。
這次教召經驗的分享不僅讓公眾了解了現代化軍事訓練的面貌,也彰顯了國防教育的重要性。它激發了民眾對國防事務的關注,同時也展現了後備軍人為保衛國家安全所做的努力和準備。隨著地緣政治局勢的變化,這樣深入而實際的教召訓練無疑將在未來發揮更為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