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藝人李蒨蓉在社交媒體上分享了自己飲用西芹汁後出現的異常反應,引發了廣泛關注。李蒨蓉表示,她在餐館用餐後出現頭皮發麻、臉部肌肉僵硬、暈眩和噁心等症狀,懷疑是對味精產生了過敏反應。她推測這可能與最近開始飲用西芹汁有關,認為西芹汁的排毒效果可能使她的身體對添加物變得更加敏感。
李蒨蓉的經歷在網上引起了不少共鳴,許多網友分享了類似的體驗。有人表示長期飲用西芹汁後,對加工食品和調味料變得更加敏感,甚至有助於改善腸胃功能和戒掉不良飲食習慣。然而,也有網友提醒,果菜汁性質偏寒,胃部不適者不宜空腹飲用。
對此,家庭醫學科醫師李思賢提供了專業見解。他指出,芹菜確實含有有益健康的成分,如phthalides植化素和apigenin(芹菜素),這些物質有助於放鬆血管平滑肌,改善血流和血壓,並具有抗發炎、調節免疫及荷爾蒙代謝的潛力。研究顯示,持續幾週每天適量攝取芹菜,對血壓控制有正面效果。
李思賢醫師建議,特別是有三高問題的人群可以考慮將芹菜納入日常飲食。他解釋,早晨飲用西芹汁可以快速補水、降低炎症,並提升心血管彈性,適合那些起床後不想進食固體食物的人補充電解質。
然而,李思賢醫師也提醒,芹菜並非適合所有人。他指出,芹菜富含非水溶性纖維,對腸道健康的人可促進排便,但對於有腹脹或排便困難等問題的人,過量食用反而可能加重症狀。如果食用後經常感到腹脹或便秘,可以考慮改選富含水溶性纖維的蔬菜,如秋葵或小松菜。
另一方面,財團法人腎臟病防治基金會的李承翰營養師特別警告慢性腎臟病患者。他解釋,由於這類患者排除鉀的能力下降,大量攝取西芹汁可能導致高血鉀,嚴重時甚至可能引發心律不整等危及生命的併發症。
綜合專家意見,西芹汁雖然具有一定的健康效益,但並非適合所有人長期大量飲用。建議民眾在嘗試新的飲食習慣時,應注意個人體質差異,適量攝取,並在出現不適症狀時及時就醫諮詢。對於特殊族群,如慢性腎臟病患者,更應在醫療專業人員的指導下謹慎選擇適合的飲食方式,以確保健康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