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新新光金控正式成立,各界來賓紛紛前來祝賀,包括久未露面的前副總統蕭萬長,特別親臨觀禮,另外,立法院前院長王金平、宏碁創辦人施振榮夫婦、央行前總裁彭淮南(如下圖,記者李錦奇攝影),以及11個國家的駐台代表,也前來觀禮祝賀,場面熱鬧。
典禮後,吳東亮接受媒體聯訪時指出,他與副董魏寶生(下圖右,記者李錦奇攝影)、總經理林維俊(下圖左),任重道遠,會很努力地來經營公司,深耕台灣,立足亞洲,放眼世界,跟著客戶走。他說,金融業就是管理風險的行業,會很小心,步步為營,往前走。
被問到對股價看法時,吳東亮說,今天股價如何,他沒有特別去看,但要跟股東報告,會很努力經營,把業績做好,希望股價能往上提升。
台新金今天股價下跌6.3%,收在16.3元,成交量爆出47萬3305張。
吳東亮在慶祝酒會致詞提到父親吳火獅時,有感而發,語帶哽咽地說道:「如果父親還在世,今天一定也會為他感到驕傲」。
「講到老爸,會掉眼淚,是沒有辦法的事,老爸一直要我們認真做事情。」吳東亮稍後在媒體聯訪時,也說出自己難掩心情的激動。
吳東亮說,父親常說「維持現狀即是落伍,研究發展才有進步」,也透過身體力行教育子女「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這兩個理念結合在一起,就是「認真、創新、永續」,也就是台新新光金控一脈相承,經營企業的精神。
吳東亮說,30多年前,他創立了台新銀行,堅持用最認真的態度,創造許多第一,包括第一件銀行併購,以及第一件金控合意併購。
吳東亮說,新光人壽已經有超過60年的歷史,台新銀行成立也超過30年。台新、新光這兩個偉大品牌的結合,是情感的延續,也是承諾的延續。這不僅是回應這一路走來,所有股東、客戶還有團隊夥伴的信任與支持,更體現我們對所有舊雨新知,代代相傳的責任與使命。
吳東亮說,未來,台新新光金控將持續秉持「認真、創新、永續」的精神,協同銀行、保險、證券、投信等子公司,共同打造更大、更均衡的多引擎發展架構,發揮「1+1大於2」的綜效,為客戶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務,為股東創造更高的價值。
吳東亮說,有信心讓新光人壽那把守護大家超過一甲子的500萬大傘,變得更強韌、更穩健。也有信心,讓合併後擁有最多實體分行,以及最多數位銀行Richart用戶數的台新銀行,成為最人性、最可靠的智慧好夥伴。
吳東亮說,這幾年,以工商協進會理事長的身分接待過許多國際訪賓,從鄰近的日韓到歐美都有,也有很多機會跟在台灣的駐外代表交流互動,今天也很榮幸邀請到11個國家的駐台代表,以及許多外商好朋友,一起來到現場分享喜悅,對此特別表示感謝。
吳東亮說,台新新光金控合併,不僅交易金額是台灣併購史上最大,也是台灣金融史上第一樁金控合意合併,更重要的是,對全台灣展現了一個訊號,那就是:台灣金融機構正在整併壯大、調整結構,準備跟台商一起參與全球化的新格局。
▼圖說:吳東亮妻子彭雪芬(圖左,記者李錦奇攝影)今天穿著紅色套裝出席,幫忙接待賓客,也不忘招呼新光吳家人合影,成功扮演女主人角色。
林維俊在聯訪時則說,台新新光金的合併,經過3年努力才完成,非常感動。合併初期,穩健是最重要的,之後努力往前衝。
「今天是金控合併完成的日子,也是台新新光金控的起點!」林維俊在慶祝酒會時向現場來賓簡報指出,台新新光金總資產規模達8.4兆元,市佔率超過10%,涵蓋營業範圍包括銀行、證券、人壽、投信等等,橫跨13個產業,超過千萬位客戶,確保權益不變,提供更多元更完整服務。
林維俊說,對股東而言,合併後,普通股股東超過87萬人,加上特別股股東,合計超過百萬位股東,這是很大的責任,一定會更努力經營,回饋股東;員工部分,合併後總數超過3萬2千人,排名金控業第三大。(如下圖,記者李錦奇攝影)
林維俊說,台新新光金旗下核心子公司,包括台新銀行、新光人壽、台新證券、台新投信,在各領域都有傑出表現,包括合併後的台新新光金控的實體通路,有204家分行,是民營銀行第一名;證券股務代理家數,是全台第一。會在此起點上,繼續努力。
林維俊說,台新新光金控也將由區域性蛻變成國際性的金融品牌,深耕台灣、立足亞洲、放眼全球,目前已在亞洲10國有營業據點,現正籌備菲律賓據點,希望能變成華人區領導品牌,滿足客戶跨境需求。
林維俊說,今後將會追求財務穩健、獲利穩健,以客戶為中心,對內培養國際級金融人才,積極深化各子公司海外佈局,要成為客戶邁向世界的金融靠山,「我們是台新新光金控,攜手同行,更好,更強」。
台新新光金子公司的整併,今天也同步啟動第一步。台新投信與新光投信今天分別召開董事會,決議通過以換股方式合併。台新投信為存續公司,新光投信為消滅公司,待取得主管機關核准後,訂定合併基準日。
雙方合併將以發行新股為對價,按113年12月31日股東權益計算,台新投信以每1.3342股普通股換得新光投信1股普通股的比例發行新股,預計換發53,368,000股予金控母公司。
2家投信合併後,將整合雙方專業團隊與投資策略,優化產品線,進一步提升共同基金、全權委託、ETF等產品線之市占率,開發更多符合市場趨勢的創新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