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

【張亞中專欄】賴清德政府再次對二二八受難者侮辱 對人性踐踏

發表日期:2025 / 07 / 28
【張亞中專欄】賴清德政府再次對二二八受難者侮辱 對人性踐踏

張亞中/孫文學校總校長、中國國民黨主席參選人

今年七月一日,民進黨賴清德政府聘任楊振隆為「二二八事件紀念館基金會」董事長,給了歷史記憶再一記狠狠的耳光。因為這個基金會不是民間組織,而是政府出資建立的機構,它承載的是國家面對歷史的態度與價值。當這個位置交到楊振隆手上,所代表的,是民進黨對二二八事件記憶的一次粗暴踐踏。

我們必須問:楊振隆是誰?1969年5月,年僅高中生的他,因不滿導師江新同的批評,竟然在課堂上當著全班同學的面,趁老師不備,用短斧頭從背後猛砍頸部,老師當場致死,社會譁然!法院判他十五年徒刑。他不是政治犯,不是意識形態的犧牲者,而是一個冷血的殺人犯。然而,這樣一個曾親手砍下教師性命的人,竟被民進黨奉為「二二八精神的代表」,不僅連續出任「二二八事件紀念館」館長、基金會執行長,甚至如今升任董事長。試問,這是怎樣的國家價值觀?又是怎樣的歷史觀?

二二八紀念館,被無數受難家屬視為「精神家園」。它本該是悲傷與追思的所在,是對歷史錯誤的自省,是撫平傷口的安靜之地。但如今,這座家園卻被交到一個曾親手奪去人命、且以「砍外省老師」為傲的人手中。這不是歷史的修復,而是歷史的褻瀆;不是撫慰亡靈,而是再一次割開舊傷。

受難家屬不是沒有發聲。這些年,他們多次上書行政院陳情,明確表示楊振隆的任用是對亡靈的羞辱,對受難者的不敬。然而,民進黨政府不但充耳不聞,反而一次次地提拔,最後乾脆讓他坐上董事長的位置。這樣的行徑,到底是無知,還是蓄意?是對二二八歷史的誠摯追思,還是赤裸裸的政治操弄?還是,乾脆就是對這段歷史本身的輕蔑與嘲笑?

為何楊振隆塑能被塑造成「二二八精神代言人」,因為他曾經公開撰文聲稱「二二八是中國人有計劃屠殺台灣人」。看來,在民進黨眼中,這種雖非事實,但是滿血仇恨的言論,只要符合他們的政治敘事,就算是殺人犯,也能成為正義的象徵;而所有真正的二二八歷史、所有真正的悲痛,都可以被犧牲、被扭曲、被踐踏。

這不僅是對受難者家屬的羞辱,更是對人性的踐踏。任命楊振隆,民進黨用行動告訴社會:在他們眼中,政治正確比人命更重要,比道德更重要,比歷史真相更重要。

民進黨人才濟濟,社會上更不乏有品格、有形象的人選,難道真的找不到一個適合的人來守護這個國家最沉痛的記憶?還是,民進黨根本不在乎二二八事件,不在乎受難家屬,只在乎如何利用這段歷史來鞏固自己的權力?

當一個殺老師的兇手、一個妄言「中國人有計劃屠殺台灣人」的仇恨者,可以坐在二二八基金會的最高位置,這個國家還剩下多少道德底線?當一個殺人犯可以被塑造成「歷史的代言人」,我們該問:還有什麼不能被顛倒、不能被利用?

二二八,不該再被消費,不該再被利用。歷史的血淚,不容換成政治的籌碼。任命楊振隆,不只是錯誤,更是對受難者靈魂最深的褻瀆,也是對全體社會道德良知的一次重擊。這是民進黨與賴清德恥辱的一頁,必然承擔無可逃避的歷史責任。

民進黨內絕對有是非公義之人,期待能夠有人站出來公開譴責如此不公不義、沒有天理人性之事。

【以上言論為第三人投書,不代表本刊立場,讀者請本於客觀事證自行評價】

照片來源:二二八國家紀念館臉書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張亞中專欄】726請投下「不同意仇恨」的神聖一票

【張亞中專欄】為愛而罷?當民主走向道德極端──評《台灣史上最大罷免》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