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方

遭學生誣指體罰竟記2申誡 國中老師淚訴:「一場誤會毀掉我」

發表日期:2025 / 07 / 30

【警政時報 崔兆慧/桃園報導】

我到現在還不敢和學生單獨待在教室。」這不是一位初任教師的謹慎告白,而是一位資深教師,在無數堂課、十數屆學生的歷練後,被誤解、誣指、審訊、懲處之後,仍無法痊癒的心聲。她說,最痛苦的不是遭誤解,而是面對一個根本不給你澄清機會的體制。

在桃園市中壢區一間公立國中的教室裡,Y老師依舊站在講台上,只是如今的她,講課前總要深呼吸三次,讓急促的心跳與隱隱發作的恐慌感慢慢平息。她說,這是一種「保命式的教學」。

學校外觀。(記者翻攝)

管教過程產生誤解 不實檢舉成噩夢起點

四年前,擔任七年級導師的她,原以為只是日常校務與學生管教,卻意外成了身心煎熬的起點。當天Y老師依例管理班級秩序,由於學生未依指示完成教室打掃與座位更換,Y老師出言提醒,沒想到卻遭H生從背後撞傷,甚至還出言挑釁。

原本腰背就有舊傷的Y老師疼痛難耐,當下要求幾名學生「站立補寫作業」約15分鐘,事後卻遭學生誣指為「強迫學生罰跪一小時導致腿軟跌倒」告上教育局,從此捲入一連串身心創傷的漩渦。

Y老師腰背有舊疾,曾提醒過學生們注意,學生卻疑似故意從講台與座位間穿越,撞傷老師。(當事人提供)

「我當下有說過『罰跪』,但立刻改口。我有錯,但不是他們說的那樣。」Y老師語氣低沉,仍難掩心中的震驚與無力。事後才知道,Y老師受傷及之後所衍生的體罰投訴並非偶然。在此之前,部分學生已在群組中相互教唆如何誣陷老師:「把事情搞大一點」、謀畫「老師推學生跌落樓梯」的情節。隨後更陸續追加其他誣告內容,並向校方及教育局多次投訴。

更離譜的是,進入校事調查指控Y老師的C學生當時請假不在現場,卻可進入調查會,C家長也坦承是「聽說」後轉述,發表與事實不符之證詞,但仍被納入校方調查依據。「明明當時未在校,怎麼能說我做了什麼事?」Y老師質疑,「這樣的供詞都可成立,那還需要證據做什麼?」

進入校事會議指控Y老師的C生,事發當時並不在教室內,僅用「聽說的事」就作為證詞被採納,讓Y老師無法接受。(當事人提供)

司法、行政處分不一致 教師身心受創難復原

「調查與申訴機制都很不透明,讓教師幾乎沒有自清的機會。」Y老師直指出校事會議制度的問題,儘管Y老師提供500多則LINE對話、錄音、學生缺曠紀錄與家長撤案聲明作為反證,校方始終拒絕採納、拒絕公開完整校事調查報告,令她失去自清與答辯的基本權利。

Y老師表示:「我不是不能接受被調查,我是不能接受程序不公。所有對我有利的證據都不被納入,甚至撤案的家長聲明也被忽視。這不是查真相,而是查到一半就決定誰該被懲罰。」她語氣哽咽,眼神中滿是疲憊與不解。Y老師也出示地檢署不起訴處分書與法院判決,證明相關指控不成立,最後卻遭記兩支申誡。

遭管教的H生及家長向Y老師提出妨害名譽告訴,桃園地檢署偵查終結後不起訴處分。(當事人提供)

司法判決和行政處分不一致,桃園市教育產業工會理事長吳明玉直言:「這種處理方式形同『私設公堂』,不但傷害教師專業尊嚴,也使整體校園氛圍日趨緊繃。」她表示,調查委員會缺乏客觀性,且常偏袒家長與學生,讓老師的聲音被淹沒。「一場誤會就能毀掉老師,這對整個教育現場是沉重的打擊。」

更多警政時報報導
【獨家】快訊!!北市文山區驚傳債務糾紛砍人!四嫌自行前往文山二分局投案 警深入追查中
【獨家有影】中泰花園黑幕(下)仗勢欺人! 住戶抗議寶佳林陳海不遵判決視司法為無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