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連日豪雨侵襲高雄,西南氣流與第8號颱風外圍環流交織影響,山區雨勢尤為猛烈,導致多處潛勢地區面臨土石流與孤島風險。高雄市政府社會局第一時間啟動防災應變機制,除督導各區公所設立臨時避難收容處所,也迅速啟動異地安置機制,針對無法就地避難的特殊族群,安排安全且具備基本醫療可近性的避風場所,全力守護市民生命安全。
↑圖說:社會局啟動異地安置機制,安排47位民眾(含病患及家屬)入住美濃區「高雄同學農場」,提供安心避風港。(圖片來源:高雄市社會局提供)
針對水保署針對甲仙、杉林、六龜、美濃與茂林等山區發布土石流與大規模崩塌紅黃警戒,高雄市府隨即啟動預防性撤離。考量部分居民如洗腎病患、孕婦等對醫療資源需求較高,社會局於7月28日啟動異地安置計畫,安排47名民眾(含病患與家屬)前往美濃「高雄同學農場」,作為臨時收容處所,提供穩定的膳食與舒適的住宿環境,避免災害對其生活造成進一步衝擊。
異地安置期間,市府動員社工人員與區公所同仁進駐陪伴,確保安置期間每位民眾的身心健康都受到妥善照顧。社會局副局長葉欣雅30日前往農場探視,親送熱食、飲品與生活用品,包含免洗衣物與點心,向安置居民表達市府的關懷與支持。
↑圖說:社會局副局長葉欣雅前往同學農場探視安置民眾。(圖片來源:高雄市社會局提供)
社會局局長蔡宛芬強調,面對突如其來的極端天候,市府將持續落實災害應變計畫,確保資源即時到位、收容機制迅速運作。同時也呼籲市民平時提高自主防災意識,預先備妥避難包,包括飲食、藥品、保暖用品、哨子與重要證件等,並熟悉周邊避難處所的地理位置與動線,才能在危急時刻爭取寶貴的反應時間,降低災害帶來的風險與損害。
本次異地安置展現高雄市府防災體系的即時反應與柔性關懷,亦體現公私協力的力量。透過與民間單位合作,打造更有彈性與人本導向的收容模式,為受災民眾提供一處可安心休整、暫時脫離風險的庇護空間,也為災後重建預留寶貴的喘息與整備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