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今天一如預期維持利率不變,是繼今年1、3、5、6月凍漲利率之後,再度按兵不動,連續5次將聯邦基準利率目標區間維持至4.25%至4.5%。
同時,聯準會主席鮑爾即便面對川普強力要求降息,他依舊對於9月是否降息,沒有鬆口。
《CNBC》報導指出,鮑爾說:「我們不會提前做決定,我們會綜合考慮訊息,做出決定」。
鮑爾強調,聯準會關注關稅對通膨的潛在影響,關稅上調已開始對部分商品價格產生更明顯的影響,但對經濟活動和通膨的總體影響,仍有待觀察。
鮑爾說,合理的基本情況可能是,關稅對通膨影響是「短暫的」,但徵稅可能導致「更持久」的通膨變化。
市場原本預期聯準會將在9月降息,但根據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的市場預測工具FedWatch顯示,鮑爾談話後,降息25個基點的可能性,從64%降至46%;認為按兵不動的機率則為53.5%。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這次的利率決策會議中,有2位理事認為應該降息,這是自1993年底以來,首次出現2位理事投下反對票的情況,顯示聯準會內部對於降息與否,也開始出現意見分歧。
富蘭克林坦伯頓固定收益團隊表示,聯準會年底前應該只會降息一次,綜合考量財政赤字與持續強韌的經濟表現,以及下一任聯準會主席可能面臨的寬鬆壓力,預期美國公債殖利率曲線將趨陡、長率端維持於較高水準,十年期公債殖利率可能將處於4.5%~5%之間。
富蘭克林坦伯頓固定收益團隊認為,債券市場未來有3個觀察趨勢,首先仍是聯準會的利率動態:關稅對於通膨和經濟的衝擊逐漸顯現,聯準會若以抗通膨為優先,恐無法太快降息。其次,信用債利差縮減至十多年來低檔區,恐無法有效防禦系統性或非系統性風險。
第三則是美元貶值:川普上任後儘管海外對美元資產需求仍強,但美元仍然貶值,部份原因在於國際投資人藉由貨幣對沖操作降低美元曝險。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表示,工業國家中的美國和日本都有政府債務負擔過重的問題,歐盟國家則將開始擴大財政支出,反觀新興國家政府歷經多次危機後,多有抗通膨與財政改革的成效機會。就投資策略,美元為國際準備貨幣的地位現無法被取代,採取中天期持債、廣納各類債券機會的美元精選收益複合債型基金仍可做為配置核心,並可搭配全球當地公債或新興國家當地公債型基金,分享全球更廣泛的投資機會。
富蘭克林坦伯頓精選收益基金經理人桑娜·德賽表示,儘管美國經濟仍強韌,但下半年成長恐放緩、企業信用債利差過緊、美元貶值,國際投資人對美元計價資產持有意願可能減低,而且市場也低估美國財政、地緣政治和經濟風險,恐將加劇評價面過貴資產的震盪風險。此時更須藉由專業經理團隊的複合債策略,廣泛配置於各類債券並參與美國以外的國際債市,一旦市場出現新的機會,亦可伺機掌握。
富蘭克林坦伯頓全球債券基金經理人麥可.哈森泰博表示,美元面臨降息和景氣走緩的循環性利空、財政和經常帳雙赤字的結構性利空,以及評價仍貴而仍有貶值壓力。反觀新興國家普遍已因通膨控制有成而轉向降息、美國政策反而趨使新興國家之間的貿易往來更加緊密,而且諸如南非、巴西等國本身改革題材漸收成效,帶動當地債、匯資產增值機會。工業國家公債中,也不乏有如澳洲、挪威等財政政策嚴謹以及商品收入題材的債匯機會可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