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長照資源深入偏鄉原鄉 涵蓋率近九成實現在地安老願景

發表日期:2025 / 07 / 31

在高雄市政府的積極推動下,長照資源正穩步擴展至偏遠及原住民地區,致力讓長者不需離鄉背井,即可在熟悉的社區中安享晚年。根據高雄市衛生局統計,截至今年6月,六龜、甲仙、田寮、杉林、桃源、茂林及那瑪夏等七個行政區的長照服務涵蓋率已達89.09%,在總人口3萬6,504人中,65歲以上長者占比高達26.17%,不僅遠高於全市平均,更已跨入「超高齡社會」標準。

↑圖說:桃源區長照交通車捐贈啟動活動,解決偏鄉居民就醫不便的問題。(圖片來源:高雄市衛生局提供)

為回應這些地區快速成長的長照需求,市府透過建立區級長照委員會整合各界資源,同時於原民區衛生所設立專責人力,協助媒合照顧服務、盤點人口需求,並提供就醫交通安排等實質支援,逐步實現「在地有感照顧」。

在資源布局方面,目前偏鄉地區已有9家A級單位及209家B級服務據點,涵蓋居家服務、喘息照護、專業醫療、以及交通支援等多元項目,共計提供25輛長照交通車,有效解決長者「有服務卻無交通」的瓶頸。

↑圖說:茂林區失智據點活動,讓長照服務更能貼近長者實際需求。(圖片來源:高雄市衛生局提供)

日照與家庭托顧機構亦正快速佈建,茂林、田寮、六龜、杉林及甲仙等5區的日間照顧中心已完成設立,另在茂林、那瑪夏與六龜也開展家庭托顧服務。桃源與那瑪夏的日照中心則預計於年底啟用。更值得關注的是,目前偏鄉七區共設有45處C級巷弄長照站,布建率達81.2%,大幅高於全市平均56%,並有6處失智社區服務據點提供延緩失能及預防性服務,充分落實社區型長照政策。

為提升交通與醫療可及性,市府更透過與民間企業合作捐贈長照車輛、推廣「幸福小黃」、「愛接送」與醫療院所合作的醫療專車,同步推行偏鄉居家醫療,每趟補助350元,鼓勵診所投入到宅診療,彌補醫療資源的城鄉差距。

↑圖說:桃源區長照推動委員會,定期盤查及協助長照資源布建。(圖片來源:高雄市衛生局提供)

高市衛生局強調,偏遠與原住民地區的長照服務必須因地制宜、融合文化特色,市府不僅推動原鄉部落互助照顧模式,更鼓勵長照機構優先聘用原住民族長照人員服務族人,在原鄉土地上形塑屬於族人自己的照顧網絡。藉由公私協力與在地參與,高雄市正穩健實踐每一位長者「在地終老、尊嚴老化」的生活願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