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險公會今天召開會員代表大會並改選理監事,現任理事長陳慧遊順利連任,他除了感謝會員公司們的支持,也表示將要代表公會繼續跟政府溝通。
陳慧遊說,南山人壽前董事長郭文德昨天獲頒「第11屆台灣保險卓越獎」的終身成就獎」,提到「做保險,誠信第一,服務至上」。他聽了這句話,一直放在心上,因為保險就是人的行業,從待人接物,到以誠信爭取信任,這是信任信賴的行業,隨著時代演進,保險追求公平待客、永續,如果把永續放在最高位階,公司必須顧及股東員工與保戶,都要均衡照顧。
陳慧遊說,幾十年來,保險業界發過的保單,一定會有需要調整的地方,經過討論,社會有共識,可以往更好地方調整,同時也要反省為何過去不到位,面對未來不可預測的世界,必須保持彈性,如果保費一定不能調漲,或一次調漲太多,都是社會不樂見,如果不能調漲,民眾就買不到保單,對年輕人不公平。
陳慧遊透露,將提議把壽險公會收藏知名畫家楊三郎的一幅畫作(如下圖,記者李錦奇攝影),捐贈給國立美術館,讓更多人看見,而不只是放在理事長辦公室。
壽險公會明年將搬新家,斥資8億多,買下約650坪(含公設)的辦公室,新址位於北市信義路四段,鄰近光復南路,將有更新更舒適的2層樓辦公環境,提供會員公司與保戶更好的服務。
陳慧遊致詞時指出,回顧過去一年,在全球政經環境多變、金融市場挑戰頻仍的情勢下,台灣壽險業仍展現穩健的經營韌性,113年總保費收入2兆4402億元;新契約保費收入8418億元;投保率則持續穩定成長達262.68%;至於113年底壽險業資產總額36兆9,004億元,年成長5.7%,這都是大家共同努力的成果,也再次彰顯台灣壽險業守護國人、厚植社會安定力量的角色。
陳慧遊細數過去3年理事長任內,壽險公會陸續完成諸多重要工作,包括:
一、配合政府推動臺灣成為亞洲資產管理中心提出相關建言,並鼓勵保險業資金投入國內公共建設。
二、協助我國於115年接軌IFRS17及新一代清償能力制度,擬具相關建議及實務判斷釋例以利壽險業順利適用兩制度。
三、致力推動普惠金融, 積極推動數位服務,訂定「人身保險數位理賠服務自律規範」,建立一致性理賠申請與身分認證標準,提升理賠效能,為消費者打造更便捷、更安全的數位服務體驗及協助修訂保險業電子商務應注意事項,擴大可投保商品範圍,開放網路保險服務,增加保戶選擇多樣性,持續優化數位投保體驗。。
四、協助主管機關制訂「保單強制執行參考原則」及「保險契約險種歸類參考表」做為各地方法院受理強制執行案件作業之參考,有效維護債務人合理之保險權益。
五、協助訂定保險業核心系統備援演練指引,建構產業級災難復原機制,提升整體金融科技韌性,確保保戶權益不中斷。
六、強化服務韌性,打造不中斷機制:建置本會保險科技運用共享平台異地備援中心,確保關鍵系統持續運作,提升服務可靠性與災難復原能力。
七、為有效降低壽險業避險成本,爭取修正「人身保險業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應注意事項」;另鑒於台美利差擴大,壽險業避險成本居高不下,爭取新增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新制(提高固定提存比率、提高額外提存/沖抵比率、提高累積上限等),以及新增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適用之五項財源,以逐步降低資產避險比率,加速厚實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
八、考量保險業從事不動產投資係以獲取長期穩定收益為目的,作為法定收益率之指標利率應具備穩定性,始能避免受短期利率調整之影響,爰爭取主管機關修正「保險業辦理不動產投資管理辦法」第2條,將第3款基準利率定義為最近5年中華郵政每年1月1日牌告二年期郵政定期儲金小額存款機動利率之平均利率,以平緩利率波動產生衝擊。
九、因應美國政府114年宣布「對等關稅」及「海湖莊園協議」等政策後對全球股、匯市產生之劇烈影響,配合金管會同意保發中心建議本業得於114年12月31日前,將帳列責任準備金高於調整後責任準備金之差額於40%範圍內釋出,並得以該釋出金額於負債項下提存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俾利本業穩健經營之舉措,協助業者釐清實務疑義並擬訂相關Q&A,以利業者遵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