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台北市大安區發生一起震驚社會的比特犬攻擊事件。一隻名為「Lucky」的比特犬在短短11天內兩度咬傷路人,引發社會對於飼養猛犬的安全疑慮。北市動保處依法裁處飼主20萬元罰鍰,並沒入犬隻。
原飼主徐姓男子載著Lucky外出時,比特犬突然跳下車,攻擊路邊停等紅燈的機車騎士。這兩起事件導致Lucky被沒入,並安置於台北市動保處進行減敏訓練。
然而,Lucky的命運出現轉機。一名來自雲林的蔡姓新飼主決定領養Lucky。蔡姓飼主表示,他從小就喜愛狗,已有5年養狗經驗。他不希望Lucky被安樂死,同時也擔心若被其他不適當的人領養,可能會再次發生攻擊事件。
蔡姓飼主符合領養條件,除了擁有適合的環境外,還有養過比特犬的經驗。他曾救援過比利時狼犬和敖犬等猛犬,並熟識馴犬人士,能夠分辨狗的狀態及危險性。
為了確保Lucky的安全管理,蔡姓飼主投入了大量資金和心力。他花費40萬元,在3個月內打造並修改了特製的狗圈。這個狗圈不僅將Lucky與人隔離,還與其他犬隻保持距離,以避免可能發生的互相攻擊。
昨日,台北市動保處近10名人員將Lucky押送至雲林,場面宛如押解重刑犯。目前,蔡姓飼主的狗場內共有11隻狗,其中包括Lucky在內的比特犬。
這起事件引發社會對於飼養猛犬的討論。專家呼籲,飼養猛犬需要有足夠的經驗和專業知識,同時也要有適當的管理措施。對於像Lucky這樣有攻擊紀錄的狗,更需要特別的照顧和訓練。
雖然Lucky獲得了新家,但這個案例也提醒大眾,飼養寵物是一項重大責任。不論是何種品種的狗,飼主都應該確保自己有足夠的能力和資源來妥善照顧和管理。同時,相關部門也應加強對於寵物飼養的管理和教育,以確保公眾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