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李映萱、李衣綸/台北報導
立法院昨(29)日三讀通過《貨物稅條例》修正案,新購燃油機車全面降稅 2,000元,消息一出引發電動機車行強烈反彈。電動機車業者認為,政府未同步推出配套措施,恐使電動機車銷售遭到嚴重打擊,市場發展進一步受阻。
光陽集團董事長、車輛公會機車製造委員會主任委員柯俊斌表示,電動機車目前的困境並非單純的價格問題。他指出,燃油車降稅與補助確實能帶動短期買氣,但「電動機車賣不好的核心原因不在價格,而在使用環境與電池技術」。
柯俊斌分析,目前電動機車面臨三大難題。第一,使用環境仍不便利,換電池雖然是既有解方,但實際上耗時又麻煩,對於依賴機車通勤的族群來說,是一種隱性的「時間成本」;第二,電池本身存在結構性問題,包含成本過高、重量過重、續航不足等,限制了消費者對長期使用的信心;第三,二手市場幾乎真空,許多年輕人騎電動機車不到幾年就選擇轉回燃油車,因為中古電動車缺乏車行承接,價值保留度極低。
在燃油機車方面,柯俊斌認為台灣品牌品質佳,正常保養情況下車齡可達20 至30年,耐用度高,加上七期燃油車的排放標準已能有效降低碳排放。配合「汰舊換新」與新購補助,足以刺激消費者換車意願,「就環保效果來看,七期燃油車也能顯著減碳,並非只有電動車才是解方」。
燃油機車,目前已經有發展「油電動力引擎」,在七期的環保排放標準下,已經是世界上最高的排放標準,如果一期至六期的機車,可以汰換為七期新車,就可以大幅度的降低「PM2.5」的排放。
他同時點出,台灣能源結構仍以火力發電為主,雖然已逐步從燃煤轉為液化天然氣,但實際上僅是減少二分之一的碳排放,並非徹底零碳。這讓外界對電動機車「環保優勢」的說法產生質疑,等於在發電端仍存在隱形碳排。
在營運層面,電動機車廠商也陷入兩難。為了吸引用戶,業者設計的換電服務月租費偏低,但是由能源櫃的營運成本高,含租金、電力費、通訊費、雲端管理費用、輭體應用程式等成本,導致生產廠商長期處於虧損狀態;若將月租費調高以改善財務,消費者又會卻步,形成惡性循環。柯俊斌坦言,這正是目前台灣兩大電動機車廠共同面對的結構性問題。
柯俊斌補充,燃油車降稅雖帶來即時市場刺激,但電動機車要在台灣真正普及,仍需克服電池技術、使用便利性與營運模式三大難題。全球的機車產廠均在研討對「電動機車」發展對策,政府機關應該視全球的發展狀況,調整出完整的政策支持與配套,電動機車恐將繼續在市場競爭中處於劣勢。
照片來源:CNEWS匯流新聞網資料照片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KYMCO重車展亮相新車 光陽新董座柯俊斌推4年保固回饋市場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