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

工研院攜手故宮推出「AI藝廊–城市畫卷」 生成式AI跨越百年經典打造沉浸藝術新體驗

發表日期:2025 / 09 / 01

【警政時報 林照東/台北報導】
成式AI浪潮正席捲全球,從製造、物流、醫療延伸至文化創意產業。工研院今宣布與國立故宮博物院合作,共同打造全新展演《AI藝廊–城市畫卷》,以48件典藏藝術作品結合AI動態生成與超擬真顯示技術,重現經典名家筆下風景人物,並融入台北101、煙火、晶圓廠等當代意象,帶來跨越時空的沉浸式互動體驗。展覽未來將於故宮及國內外巡展,推動文化科技國際交流。

工研院攜手故宮打造「AI藝廊–城市畫卷」新媒體展件,其中將郭雪湖《南街殷賑》作品,巧妙嵌入臺灣知名地標等現代意象。(圖/工研院提供)
工研院攜手故宮打造「AI藝廊–城市畫卷」新媒體展件,其中將郭雪湖《南街殷賑》作品,巧妙嵌入臺灣知名地標等現代意象。(圖/工研院提供)
「AI藝廊–城市畫卷」新媒體展件結合AI動態生成與超擬真顯示技術,打造出結合科技與藝術的沉浸式互動體驗。(圖/工研院提供)
「AI藝廊–城市畫卷」新媒體展件結合AI動態生成與超擬真顯示技術,打造出結合科技與藝術的沉浸式互動體驗。(圖/工研院提供)

百年經典遇上生成式AI

此次展件涵蓋傅狷夫、陳澄波、郭雪湖、黃土水、林玉山、李梅樹等名家之作,媒材橫跨山水、膠彩、水墨與油畫。透過工研院「風格特化行銷影音生成優化技術」,傳統靜態畫作化為流動畫面,觀眾彷彿能走入畫境,與作品共舞。展演更將經典藝術語彙轉化為當代語境,讓歷史與現代對話,創造獨特的城市文化敘事。

三大核心AI技術

工研院此次展覽技術核心包括:
1. 風格特化影音生成技術:依據畫家筆觸與題材生成動畫場景,突破傳統動畫難以掌握藝術筆觸的限制。
2. GenVFX-SuperRes眾智超解析演算法:提升畫面細節至8K,真實再現筆觸與顏料紋理。
3. 6DoF動態運鏡與暗場人物偵測:支援觀眾互動與視角切換,營造身歷其境的感官體驗。

此外,展覽結合友達光電FindARTs 85吋8K擬真藝屏與A.R.T.抗反光顯示技術,即使在現場燈光環境中,仍能清晰呈現光影層次與畫面深度。

科技與文化共創新典範

工研院副總暨服務系統科技中心執行長鄭仁傑表示,此次合作不僅展現生成式AI在內容產製上的技術力,更開啟文化資產與新媒體跨域共創的示範案例。他強調:「我們不是單純將畫轉為動畫,而是延伸故事,讓藝術與歷史透過AI與當代觀眾對話。」

展望未來

工研院正推動「2035技術策略與藍圖」,發展人工智慧與資安、半導體晶片、通訊、智慧感測等四大核心技術。未來將持續深化科技與藝術的共創協作,讓AI在製造以外的場域,成為文化科技與內容產業的新動能,並持續推動臺灣在國際舞台上的文化交流。

更多警政時報報導
【獨家】分局淪「炮房」(上)震驚警界!昔日英雄警變身「渣男炮房王」?!女控值勤室做愛遭套路始亂終棄
【獨家】分局淪「炮房」(下) 多情刑警劈腿「涉毒女線民」 勤前亮出黑幫情資惹洩密疑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