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立院黨團幹部交接典禮,除了藍營立委全數到齊,藍白互動融洽,展現團結氣勢之外,受到矚目的還有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現身致意。柯與在野立委談笑風生,堪稱賴政府上台以來,罕見的朝野和諧畫面,與綠營內部逼宮聲浪形成鮮明對比。賴總統意欲拔除的柯總召,展現了綠營鮮有人可及的老練自若,或有其用意,而賴政府若不能虛心檢討,徒讓歹戲拖棚,恐怕只會令民眾對於民進黨的算計,更加反感。
大罷免綠營以32:0慘敗收場,理應成為民進黨痛定思痛的起點。然而,檢討並未從政策與決策核心展開,至今只見林右昌一人下台,內閣小幅改組,其他責任歸屬付之闕如。賴清德選擇將矛頭指向被視為「戰犯」的柯建銘,企圖以此平息民怨,卻陷入「賴神鬥老柯」的拉鋸戰。
賴清德公開釋放訊號,表示若黨團改選「會更符合社會期待」,形同對柯下了最後通牒。但本會期即將開始,柯仍穩坐總召之位,因此綠營內部有人認為,賴柯過招,第一回合柯仍佔了上風。直指,這令人聯想到當年的「馬王政爭」,總統出手對準立院龍頭,卻顯得拙劣,徒增權力內耗。
綠營也有聲音表示,擔憂高層算計換掉柯:卻未全盤思考誰能接任?誰有能力在立院應付在野黨?連民進黨元老姚嘉文都提醒,大罷免若有問題,是整個黨的問題,不應全推給柯一人。
綠營在大罷免後掀起茶壺內風暴,外界對執政黨改革的期待也沒少過。國民黨立委王鴻薇指出,大罷免大失敗,僅林右昌一人負責不合理,如今借柯建銘項上人頭止血,既粗暴又無效。賴鬥柯第一回合失利,更折損了賴清德的威信。
薑是老的辣。阿建銘上周末更改民進黨團大會地點,阻斷逼宮;這周又現身藍營交接典禮,展現跨黨派的「喬王」身段。正如評論者羅旺哲所言,這是柯對賴的示威,突顯在立院裡,仍然只有他有資歷、有本事與在野黨交涉。
以柯的能耐,或許暫能保住位置,卻也赤裸裸揭示了民進黨內的權謀與算計。賴清德若真要挽回聲望,應當正視施政錯誤,重建決策機制,而非以為黨團人事重組,即可對社會有所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