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健康

一次搞懂14次公費產檢 孕媽咪注意!四大重要檢查時間別錯過

發表日期:2025 / 09 / 02
一次搞懂14次公費產檢 孕媽咪注意!四大重要檢查時間別錯過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守護母嬰健康,政府目前提供孕媽咪有14次的公費產檢,國健署今(2)日公布,113年利用率已達96%以上。不過,國健署統計也發現,不少民眾仍不清楚補助的產檢服務有哪些?事實上,除了問診、體重、血壓、胎心音、胎位等例行項目之外,國健署強調,公費產檢也依妊娠週數安排了四大項重要檢驗檢查,孕媽咪務必要把握。

國健署署長沈靜芬表示,政府送給寶寶的第一份禮物,就是媽媽的定期產檢,呼籲所有孕媽咪善加利用產檢補助資源,只要經醫師診斷確認懷孕後,產檢院所就會發給每位準媽媽一本「孕媽咪健康手冊」,每次產檢須攜帶「孕媽咪健康手冊」及健保卡,依建議時程前往有健保特約的產檢醫療院所進行產檢,免申請,即可享有每次的產檢服務。

國健署進一步統計發現,民眾最常來電詢問的產檢問題就是「國健署補助的產檢服務有哪些?」,其次為「產檢補助應如何申請?」而來電的民眾當中,除了7成是孕媽咪,2成是準爸爸,更有1成是長輩,顯示全家共同關心孕期健康。

國健署婦幼健康組簡任技正胡怡君指出,產前檢查除了例行檢查項目內容:問診、體重、血壓、胎心音、胎位、尿糖、尿蛋白等,在特定的妊娠週數還有提供四項重要的檢驗檢查項目如下:

一、「超音波檢查」:宛如和寶寶的「視訊連線時刻」,讓準爸媽能親眼看到胎兒的狀況,而國健署提供孕婦3次公費超音波檢查(孕期前、中、後各一次),可檢測胎兒心跳、測量各部位生長情形,並評估胎盤位置與羊水量,協助醫師掌握孕程狀況,守護母嬰健康。

二、「貧血檢驗」:台灣有10至20%的孕媽咪在初期產檢時為貧血,孕期貧血可能造成胎兒過小、早產、發展遲緩等問題,並增加孕產婦心肺負擔、難產等發生機率;孕媽咪可透過懷孕中期(妊娠第24至28週)補助的貧血檢驗,及早發現貧血情形,並透過均衡飲食、攝取營養素或經醫師評估使用補充劑,來降低母胎相關併發症風險。

三、「妊娠糖尿病篩檢」:妊娠糖尿病是高危險妊娠疾病之一,孕媽咪應於妊娠第24至28週時進行篩檢,可與貧血檢驗同時進行。檢驗前須禁食8小時,並空腹飲用含75克葡萄糖的糖水進行耐糖試驗(OGTT),以確保結果準確。孕期透過飲食控制、規律運動與血糖監測,可有效降低生產併發症風險。

四、「產前乙型鏈球菌篩檢」:乙型鏈球菌是人類腸胃道及生殖泌尿道常見的細菌,約有近2成的孕婦產道帶有此細菌,因此,準媽咪可於懷孕第35至37週接受乙型鏈球菌篩檢,如檢驗結果為陽性,醫師會進一步評估及於待產時提供預防性之抗生素治療(可由健保給付),以降低新生兒感染。

國健署強調,孕期當中,除了上述的檢驗或檢查項目,國健署也提供2次產前健康照護衛教指導服務(第1孕期及第3孕期提供各1次),衛教內容包含維持母胎安全、孕期營養、生產準備計畫、母乳哺育及孕期心理適應等多元主題,提升孕媽咪的健康知識與自我照護能力,並以最佳狀態迎接分娩。

照片來源:示意照/翻攝自Pexels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九月開學孩子「三大症狀」不離身? 醫曝過敏性鼻炎好發凶手

飲冰品變「菌水」!北市抽驗腸桿菌 漢堡王、頂呱呱、七盞茶都違規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