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罷免後拚經濟 「AI內閣2.0」能否走出政治內耗?

發表日期:2025 / 09 / 02

「AI內閣2.0」走馬上任,政事虛耗年餘,新官新政備受矚目。大罷免慘敗,不僅讓民進黨政治算計徹底失靈,也迫使執政團隊將施政重新拉回正軌。新任經濟部長龔明鑫在交接典禮上,接過卓榮泰院長親手送上的八字箴言「經濟優先、任重道遠」,是期待也是壓力,更是民意所寄的專業考驗。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說,龔明鑫是卓榮泰的明星王牌。聽來欣慰,其實不無幾分悲涼。目前朝野對於龔多是祝福,但真正的問題還在於,這一次賴政府究竟會不會真的把政治放下,將經濟擺上檯面?

龔明鑫上任第一天,就因為經濟部用 Google 表單安排與立委會面,引發「不尊重國會」的爭議。雖然他迅速道歉,態度比前任郭智輝明快,但這個小插曲提醒了他,任何細節都攸關政府形象。尤其,執政黨在過去一年多來,強硬的作風將朝野對立拉到最高點,支持大罷免幾乎讓施政空轉,引發民意高度不滿。目前台灣面臨美國高關稅、能源轉型受阻、產業外移壓力加劇等情勢下,經濟部應盡快找回施政秩序,勿再陷入內耗。

在野黨與民意拿放大鏡檢視新任首長,其來有自。政府花費近十五億的公帑推動「無差別大罷免」與「核三公投」,除了金錢的浪費,大罷免讓國政停滯,核三等能源政策引發社會不安,都讓台灣錯失縝密應戰美國的先機。罷免失敗後,賴總統才高喊「四個優先」,並將「經濟優先」列為首位。不知是否恍然想起,美國總統柯林頓的名言「笨蛋,問題在經濟。」

龔明鑫並非無經驗之人,他歷任經濟部官員、國發會主委,對產業現況應該熟悉。上任後他立即南下與產業界會談,並提出以930億元特別預算支援企業,顯示務實的一面。但關鍵不在於部長個人能否靈活應對,而在於政府整體施政邏輯是否轉向「民生優先、產業優先」。若仍延續以意識形態為綱、以政治鬥爭為軸的思維,再多的老手也只會淪為政治舞台上的消耗品。

台灣的經濟挑戰明確且急迫。川普政府強硬的貿易政策,已讓台灣出口產業面臨嚴峻關稅衝擊;國內能源政策若持續在「非核」與「減碳」之間搖擺,企業更難安心布局。根據工商團體調查,製造業者普遍憂慮未來三到五年能源供應的不確定性,這直接影響投資信心與產能規劃。當產業界還在擔心「是否缺電」、「是否競爭力流失」時,政府喊再多次的「經濟優先」都只是空話。

監督政府,首在提醒執政者:人民對政治鬥爭已無耐心,真正要的,是看得見的改變。龔明鑫若能把產業支持方案落實到中小微企業、確保供電穩定、提出可行的關稅因應策略,那麼「經濟優先」才算真正起步。反之,若只是口號重複、政策漂浮,甚至互相矛盾,人民的信任將再度流失。

賴清德政府在大罷免挫敗後,經濟面力圖亡羊補牢,但重點還在於整體施政路線。把有限資源投向產業升級、能源安全與幫助就業,那麼「任重道遠」雖難,或有希望。否則,內閣改組已被譏為換湯不換藥,鄭麗君口中的明星王牌若再不如預期,恐將再創賴政府威信。

民眾早已看膩空洞的政治秀,也請不要再把國家當作政黨權力的試驗場。經濟是社會安定的根基,拚經濟是執政者的天職。賴政府若真領悟大失敗後的教訓,請以行動證明。「經濟優先、任重道遠」不該只送給龔明鑫,而是賴政府洗心革面、為民打拚的新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