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智慧科技逐步改寫農漁產業樣貌之際,高雄青年正以新創力量在國際舞台嶄露頭角。9月3日至5日於台北南港展覽館舉行的「2025台灣智慧農漁週」,吸引超過300家國內外企業參與,高雄市政府青年局今年率領四組青創團隊北上參展,展現從天然植保、智慧監測到循環經濟的多元解方,為南台灣農漁業鏈結國際市場開啟新局。
↑圖說:口科研展示「碳晶球+柑橘複方精油」產品,吸引眾多媒體與國內外買家關注。(圖片來源:高雄市青年局提供)
青年局長林楷軒指出,當前農漁產業正面臨勞動力短缺、氣候變遷與碳排規範等挑戰,青年創業正好扮演推動永續與創新的關鍵角色。本次參展的四家團隊各有專攻,但共同回應「環境友善」、「效率提升」與「市場拓展」的需求,顯示高雄青年在智慧農漁領域的厚實能量。
其中,2018年成立的恰口科研,以「碳晶球+柑橘複方精油」打造天然保鮮資材,能在果蔬表面形成保護膜、抑制病原孢子並延緩成熟,讓芒果良率從六成提升至九成五。這項被譽為「窮人冷鏈」的創新產品,已進軍印尼、日本、泰國與美國市場,為缺乏冷鏈設施的地區農民解決糧損問題。
↑圖說:台灣沃特向現場買家解說智慧農業系統,並展示即時數據畫面與設備操作流程。(圖片來源:高雄市青年局提供)
台灣沃特則聚焦「智慧農漁業管理系統」,整合水質感測、Mesh網路與雲端AI,應用範疇涵蓋溫室、水耕、養殖到黑水虻。創辦人陳又菁因體認家族務農辛勞,決心以科技減輕農漁民負擔,讓農業在數位化浪潮中走得更穩健。
同樣引人矚目的伊凌科技,由三位研究生於2024年創立,主打智慧農業解決方案,盼以科技協助老農減輕勞務,同時吸引年輕世代返鄉務農,展現「以專業回饋土地」的創業初衷。
↑圖說:伊凌科技團隊與現場買家熱絡交流,展現青創團隊的豐沛創意與活力。(圖片來源:高雄市青年局提供)
碳美林科技則以循環經濟為核心,利用微波裂解技術將農業廢棄物轉化為再生炭材,並探索微型發電網等新興能源應用。未來更規劃與鋼鐵等高碳排產業合作,提供節能減碳方案,助力企業實踐ESG與淨零承諾。
本屆展會不僅展示技術,更強調國際鏈結。主辦單位攜手新加坡農食加速器 Innovate 360 與「30.30 食物計畫」,舉辦全球新創競賽。恰口科研、台灣沃特與伊凌科技脫穎而出,將代表青年局進入台灣區「新創區域競賽」,角逐進軍新加坡全球總決賽的門票,為高雄青創團隊打開海外投資與通路的大門。
↑圖說:碳美林在會場上展示微波裂解技術模型,並向詢問的買家解說如何將農廢轉化為再生炭材。(圖片來源:高雄市青年局提供)
青年局強調,藉由參展不僅能讓青年團隊獲得曝光與交流,也能與國際市場建立連結。同時,青年局也規劃一系列創業培力課程,包括AI商模、短影音行銷及海外市場策略,協助青年不只在展場上發光,更能在創業旅程中持續成長茁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