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市發生一起令人髮指的虐童案件,一名50歲的王姓保母因無法忍受5個月大男嬰「洋洋」的哭鬧聲,多次對嬰兒父母抱怨並施加虐待,最終導致男嬰頭骨碎裂,送醫搶救後雖然保住性命,但未來可能面臨肢體障礙、癲癇等嚴重後遺症。
事件起因於去年3月4日,洋洋的父母透過朋友介紹,將孩子交給擁有多年托嬰經驗且持有政府認證合格證明的王姓保母照顧。然而,從送托第一天起,王姓保母就頻繁向父母抱怨孩子難帶,甚至發出「不要讓我失望到想退貨」等情緒勒索的言論。
儘管洋洋的父母努力配合並調整育兒方式,但王姓保母仍無法忍受孩子的哭鬧。4月2日,她拍攝了洋洋右上眼皮瘀青的照片,向父母抱怨自己難以承受。然而,當時父母並未察覺到異常情況。
直到4月10日,洋洋出現兩次吐奶和全身無力的症狀,王姓保母才通知母親帶孩子就醫。然而,當母親抵達時,洋洋已經意識不清。送醫檢查後發現,洋洋右側顱骨多處骨折、雙側視網膜出血、嚴重腦水腫,傷勢極為嚴重。心碎的父母隨即提出告訴。
檢察官偵辦後認為,王姓保母犯後否認犯行,態度不佳,且身為專業保母卻因孩子哭鬧而施虐,惡性重大。因此,依違反妨害幼童發育、重傷害、傷害等罪嫌提起公訴。
在法院審理過程中,王姓保母終於承認犯行,但仍辯稱洋洋正逐漸恢復中,且無證據顯示其所受傷害無法治療或難以治療,希望爭取緩刑。然而,法官考量到她造成被害人及其親人身體和精神上的痛苦,以及犯罪所造成的危害非輕,且尚未與受害家庭達成和解,最終依過失傷害致重傷罪判處王姓保母徒刑1年2月。
這起虐童案件引發社會廣泛關注,也再次凸顯了托育安全的重要性。專家呼籲,父母在選擇保母時應謹慎評估,不僅要查看證照,還要了解保母的經驗、態度和育兒理念。同時,也建議政府加強對托育機構和保母的監管,以確保幼兒的安全與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