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死率75%!南韓緊急列「立百病毒」為一級傳染病

發表日期:2025 / 09 / 09

南韓疾病管理廳於9月8日宣布將「立百病毒感染症」列為第一級法定傳染病,這是自2020年新冠疫情以來,首次有新疾病被納入最高級別管理。此舉主要是因應印度和孟加拉近期出現多起立百病毒感染病例,所有從這兩國入境韓國的旅客均需完成健康申報。

立百病毒感染症是一種人畜共通的傳染病,自然宿主為蝙蝠,也可通過中間宿主如豬、馬、羊、狗、貓等動物傳染給人類。人類感染途徑包括直接接觸受感染動物或人類的體液,以及食用被受感染動物體液污染的食物。

該病毒潛伏期約4至14天,初期症狀與流感相似,包括發燒、頭痛、肌肉酸痛等。然而,嚴重病例可能在24至48小時內迅速惡化,導致腦炎、抽搐,甚至昏迷。立百病毒感染症的致死率高達40%至75%,目前尚無疫苗或特效藥,只能進行支持性治療。

對於南韓的防疫措施,台灣疾管署長羅一鈞表示,目前國際疫情並無明顯改變,立百病毒感染病例主要集中在印度與孟加拉,馬來西亞也有零星個案。他指出,疾管署早已將立百病毒感染症列為重點監視疾病,建立了監測機制,未來將持續觀察國際疫情變化。若疫情出現明顯改變,不排除將其列為台灣的法定傳染病。

據統計,全球已有5個國家出現立百病毒感染案例,包括馬來西亞、新加坡、菲律賓、孟加拉和印度。其中,印度今年已通報3例確診,1例死亡;孟加拉則通報3例確診,全數死亡。自2001年以來,孟加拉已累計341例病例,其中241例死亡。

專家建議,前往立百病毒流行區域的民眾應避免接觸果蝠或生病的豬,不要飲用生椰棗汁或撿食掉落的水果。同時,應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如勤洗手、避免用手觸摸眼口鼻等。

雖然立百病毒傳入台灣的風險相對較低,但疾管署仍呼籲民眾保持警惕。如果出現發燒或神經系統症狀,特別是有相關旅遊史或接觸史的人,應立即就醫並主動告知醫師相關資訊,以便及時進行診斷和必要的隔離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