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潘永鴻/台北報導
為爭取《財政收支劃分法》爭議再修法,民進黨立委蔡易餘今(15)日召開記者會,痛批去年在藍白聯手強行通過的《財劃法》修法,不僅程序粗糙導致分配公式出錯,其精神更徹底失敗,背離了平衡城鄉發展的初衷;他直指新增的「財產稅成長率」作為分配指標,根本是鼓勵地方炒房,懲罰保護農地、守護糧食安全的農業縣市。
蔡易餘表示,修法倉促造成分母放大,導致本島及離島縣市的分配款項看得到、卻領不到,然而修正後,台北市依然是全國獲得最多統籌分配款的城市,持續吸納全國資源。
蔡易餘也引述國際案例,指出日本的東京都自1954年以來,已連續72年未領取中央的「普通交付稅」;韓國首爾市也至少有25年未領取相關補助款,縱使日本、韓國與台灣的稅制不同,其精神均為「首都不再與其他鄉鎮競爭統籌分配款」。他說,反觀台北市是台灣首都,也是全台公司企業聚集的所在地,捷運交通亦相對完善,但在這次修法後,統籌分配新增部分又比其他縣市還要多,更嚴重背離「縮小城鄉差距」的立法初衷。
蔡易餘表示,去年修法藍白將縣市「土地面積」權重從20%砍半至10%,卻新增了10%的「財產稅成長率」指標,該指標包含地價稅、房屋稅、土地增值稅等,其本質就是「炒房炒地皮指標」,等於是哪個縣市房價漲得越快、土地炒得越兇,就能分到越多錢。他表示,2024年全國土地增值稅收中,光是6都就佔了超過8成,新法無疑是變相鼓勵地方政府依賴炒房稅收,懲罰那些默默守護農地、肩負台灣糧食安全的農業縣市。
蔡易餘鄭重主張,為真正達到平衡城鄉差距的目標,此次修法應廢除「財產稅成長率」這項不公義的指標,並將能反映農業縣市貢獻的「糧食安全指標」納入權重。他強調,唯有正視農業的價值,才能讓資源合理分配。
蔡易餘也公開呼籲,民進黨立委陳冠廷、劉建國、賴惠員、陳亭妃、郭國文、邱議瑩等委員們,一定會支持這樣的修法方向,他也希望國民黨雲林縣長張麗善、立委王育敏、張嘉郡、丁學忠和謝龍介等人,應該要站在農業縣立場,共同支持納入「糧食安全指標」,為家鄉爭取應有的財政資源,而不是跟隨黨意繼續為都會區的炒房指標護航。
照片來源:蔡易餘辦公室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中午來開匯/邱議瑩揭民進黨團內運作真相 指柯建銘聽不進意見致內部折磨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