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傳媒/記者朱立君】台灣位處環太平洋地震帶,地震頻繁,近年更因花蓮 403 強震,引發社會對建築安全的高度關注。據統計,九成以上建築倒塌案例都發生在建物的一樓「軟弱層」,凸顯基礎結構補強的迫切需求。
為此,政府啟動「0403 花蓮地震紅黃單耐震弱層補強專案」,針對經張貼紅黃單之危險建築,每棟提供最高新台幣 1,500 萬元補助,鼓勵加速補強。但在營建業長期缺工的環境下,如何兼顧施工效率與品質控管,成為市場迫切待解的挑戰。
建築安全履歷協會推廣 Alfa Safe 工法
「建築安全履歷協會」近年推廣的 Alfa Safe 耐震系統工法,被視為解決傳統補強痛點的創新方案。該工法透過 鋼筋系統化設計 與 自動化加工,將以往高度仰賴工人技術的綁紮作業,轉化為 工廠預製、現場組裝 的標準化流程。
這項方法不僅能降低人力依賴,更能確保結構精準度與施工一致性,特別適用於最脆弱的一樓軟弱層補強。以「鋼筋一體成型」技術為核心,從結構規劃、工廠加工到現場安裝,都能完整符合設計需求,提升建築物整體抗震韌性。

四大優勢 助攻抗震新趨勢
專家指出,Alfa Safe 耐震系統工法具備以下優勢:
-
聚焦一樓加強:針對最易受損的軟弱層,提供關鍵性補強。
-
系統化與標準化:工廠加工、現場安裝,減少誤差,確保品質一致。
-
鋼筋一體成型:提升結構精準度與韌性。
-
效率與穩定兼具:在人力吃緊環境下,提供高效可行的施工解方。
產業觀察:耐震工法新藍海
在高齡建築比例逐年上升、地震風險持續存在的台灣,耐震補強市場已成為產業新藍海。業界普遍認為,Alfa Safe 系統工法不僅能協助政府政策推動,更有機會成為新建案與補強工程的標準配備。
隨著「建築安全履歷」透明化的推動,未來民眾將不只關心建築是否符合法規,更會期待施工品質超越標準。Alfa Safe 耐震系統工法,正為市場注入一股新力量,讓居住安全不再只是紙上規範,而是落實在每一棟建築的基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