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產業論壇聚焦淨零轉型 百家企業共探四大減碳解方

發表日期:2025 / 09 / 18

在全球氣候變遷與國際減碳趨勢的推動下,淨零轉型已成為產業無可迴避的課題。高雄市政府經濟發展局17日於台鋁晶綺盛宴會館舉辦「高雄市產業淨零轉型解方論壇」,以「企業出題 × 專家解題」為核心,聚焦數位轉型、深度節能、碳資產管理及低碳能源四大議題,邀請SAP台灣、東元電機、勤業眾信及睿禾控股分享實務經驗與策略。現場吸引超過百家企業代表及技術供應商與會,交流氣氛熱烈,展現南台灣產業加速邁向永續的決心。

↑圖說:高雄市副秘書長王宏榮、經發局副局長陳怡良與SAP台灣客戶諮詢負責人吳孟穎、東元電機能源服務處處長孫健榮、勤業眾信副總經理陸孝立、睿禾控股執行長張茂益、高雄市總工業會理事長蔡圖晉、台灣鋼鐵工業同業公會代表吳榮輝為高雄市產業淨零轉型解方論壇揭開序幕。(圖片來源:高雄市經發局提供)

論壇內容規劃兼具理論與實務,首先登場的「淨零轉型,實踐之路」技術短講,由四家重量級企業帶來不同面向的減碳解方,包括AI驅動數位轉型、產業低碳化方案、企業永續碳管理策略,以及能源轉型的路徑規劃,讓與會者看見跨領域創新技術如何轉化為具體行動。接續的「永續對話,共創解方」沙龍座談,則由商周集團前總經理朱紀中主持,與產業代表深度討論,從現場企業的痛點出發,提出具體建議,協助企業擘劃更完整的淨零藍圖。

↑圖說:高雄市副秘書長王宏榮強調淨零轉型需要政府、產業及技術廠商攜手合作,並從企業最迫切的需求出發,逐步推動減碳解方。(圖片來源:高雄市經發局提供)

高雄市副秘書長王宏榮在致詞中強調,淨零轉型不是單打獨鬥的過程,而需要政府、產業與技術供應商攜手合作。他指出,市府將持續扮演橋樑角色,連結政策、資源與技術,協助企業逐步實踐轉型目標,並鼓勵產業勇於迎戰挑戰,把握低碳趨勢所帶來的新機會。

來自SAP台灣的吳孟穎指出,企業在應對ESG與國際法規時,若仍依靠人工處理,不僅成本高昂,還可能造成數據精確度不足。她認為,透過數位整合與數據驅動,不僅能提升效率、降低成本,更有助於企業在長期布局上保持競爭力。

↑圖說:高雄淨零轉型解方論壇,逾百位企業代表參與,共同見證高雄市轉型的機會。(圖片來源:高雄市經發局提供)

東元電機孫健榮則分享,深度節能不再只是傳統的節電措施,而是企業體質的結構性調整。他強調,透過數位科技與物聯網的輔助,可以挖掘過去未被發現的節能潛力,突破企業對減碳目標的既有框架,達到更深層次的轉型效果。

勤業眾信副總經理陸孝立則以國際碳關稅與供應鏈壓力為例,提醒企業應將永續思維納入核心決策。他建議,企業應該從策略性資本配置、數據平台建置到跨部門協作,逐步強化碳盤查與減量治理,並及早制定整體轉型策略,才能在快速變化的國際環境中站穩腳步,甚至取得先機。

↑圖說:沙龍座談由商周集團前總經理朱紀中主持,透過與四家企業深度對談,針對業界痛點提出具體建議,協助企業擘劃淨零藍圖。(圖片來源:高雄市經發局提供)

睿禾控股執行長張茂益則點出,綠電是企業最直接的減碳手段。他強調,隨著綠電市場自由化與創新商業模式的發展,綠電已不僅僅是環保選項,而是企業進入國際供應鏈的重要門票。特別是在全球RE100倡議推動下,綠電已成為跨國企業選擇合作夥伴的核心指標。

這場論壇不僅展示了高雄產業面對淨零挑戰的積極態度,也為不同領域的解方交流搭建平台,啟發更多跨界合作的契機。與會企業代表普遍認為,此次活動讓他們更清楚掌握未來減碳路徑,並能借助市府與專家的資源,縮短轉型摸索期。

↑圖說:本次論壇特別安排技術廠商設置攤位,現場互動氣氛熱絡。(圖片來源:高雄市經發局提供)

隨著全球減碳趨勢加速,淨零不再是口號,而是企業能否持續生存的關鍵。高雄市府透過論壇凝聚產業共識,不僅展現南台灣的永續企圖心,也讓外界看見高雄正以行動力回應國際挑戰。這場跨界對話,為高雄產業注入嶄新動能,也象徵城市與企業攜手邁向淨零未來的重要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