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北市有醫美診所發生中年男子花了40萬元接受陰莖增大術,卻在手術後失去呼吸、心跳不治,操刀醫師被爆出屢發生醫療糾紛,甚至個人二度、診所四度改名,引發病人安全的質疑。回應病友團體要求全面公開醫師違規、懲戒及改名紀錄,衛生福利部今(19)日強調,只要能克服目前相關懲戒資料散落各縣市平台的技術問題,就將比照「狼醫查詢平台」揭露相關資訊供民眾查詢。
爆發醫美死亡案件的安和美外科診所、負責醫師為丁斌煌,醫師本人過去就屢傳醫療糾紛,台北市衛生局也證實,經查衛福部醫事管理系統,丁斌煌曾二度更改名字;服務或擔任負責人的診所,也前後四次改名。且該診所從民國109年迄今,衛生局稽查違規紀錄就有七次,累計開罰27萬。但這些資訊民眾通通查不到。
台灣病友聯盟理事長吳鴻來表示,早在過去狼醫事件發生之後,民間團體就不斷呼籲應該全面公開醫師的違規紀錄,讓民眾查詢,但現有的查詢系統,只能查到醫師的科別、在哪個縣市執業,但針對不良醫師,雖然報紙寫了出來,紀錄抹不掉,可若改了名字,甚至有些人連姓氏也可以改,民眾怎麼確保不是同一個人?
吳鴻來說,民間團體也認同不應未審先判,但針對過去定讞的、案情明確的,仍應有機制讓民眾可以了解,儘量做到資訊透明、公開,畢竟這已不是頭一起,之前國內也才發生醫美診所打牛奶針釀死的事件,民眾打完針才發現竟然沒有醫事人員在場。
衛福部醫事司副司長劉玉菁回應,針對特定的醫美項目,衛福部現行已有《特管辦法》要求人員資格等要件,只是還沒有特別建置一個平台,揭露相關不良紀錄,現在已有「狼醫查詢平台」,還沒有醫美專區。
劉玉菁坦言,目前即使是「狼醫查詢平台」也遭遇技術瓶頸,懲戒資料還沒有串接得起來,因為過去這些資料分散在各縣市公報,各縣市「各建各的」,但未來只要這一部分的技術問題克服了,針對如此攸關民眾跟病人安全的資訊,違規醫師只要有任何懲戒紀錄就會公開。
醫策會執行長方震中則提醒,醫美診所有「劣幣驅逐良幣」現象,觀察到,有一些不肖診所用低價吸引病患,不請麻醉科醫師,民眾如果要進行醫美療程,挑選診所時,不妨可先上醫策會查詢,看看診所有沒有取得醫策會的品質認證,較有保障。全台約1000多家診所當中,已有40幾家取得認證。
照片來源:示意照/翻攝自Pexels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超人醫師徐超斌病逝 遺願難成?衛福部長:提升偏鄉醫療不讓他失望!
救急診壅塞「UCC」10月上路不變! 健保署長:人、地、錢已最後細節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