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方

故宮破例入藏趣墨畫30載   憶劉慶書(來者)畫法突破與創新學術研討會在北京舉行

發表日期:2025 / 09 / 22

圖: 研討會專家發言情形。(圖/藝林國際育樂提供)

(記者孟倩玉報導 )

2025年9月20日,由睿和誠文化主辦、藝林國際育樂協辦的「憶劉慶書畫法突破與創新學術研討會」於北京飯店會議廳舉行。

此次研討會集結來自中國藝術史、書畫研究、博物館、藝術批評等多個領域的重量級學者與專家出席,包括 中央文史館資深館員 、中央美術學院教授 薛永年先生、北京故宮博物院研究館員、書畫鑑定專家單國強先生、中國藝術研究院資深研究員,博士生導師。王鏞先生、文化和旅遊部離退休幹部局副局長、文化和旅遊部老幹部書畫學會常務副會長 聶久祥先生、北京故宮博物院科研處處長、國家文物鑑定委員會委員 余輝先生、中國美術館研究員、中國傳媒大學教授 徐沛君先生、首都師範大學美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張鵬先生,以及透過影音檔及書面資料參與的海內外專家共計十餘人。

此次會議聚焦劉慶書(號「來者」)作為當代水墨語言創新者的藝術思想與實踐經驗,並重點探討他對筆墨結構、構圖模式與文化觀念的轉化,為中國水墨畫近三十年來觀念注入不同的元素。

  圖: 協辦單位藝林國際育樂林珮瑩總經理。(圖/藝林國際育樂提供)

這是一場立基於當代語境中的思想延續與方法重探。與會學者一致認為,劉慶書先生之所以重要,並非只是因為他的作品曾破例「被收藏」,而是因為他的創作徹底拓寬了水墨的視野與可能性——他讓水墨有了新的演繹方式,但他不靠否定傳統,而憑藉創意的嘗試與創新的思維,完成表達模式的重構。

研討會由中央美院博士生導師 于洋教授主持。他開場指出,今天能邀請到這麼多重量級的美術專家、評論家,代表對劉慶書先生藝術成就的肯定,同時也奠定了今天的研討會重量和價值!

中央美術學院教授,藝術領域泰斗薛永年教授率先指出,在他身體微恙的情況之下,還特別的來參加這個研討會,來者趣墨畫法的藝術,雖淵源於傳統,但前無古人,風格極為新穎,是對中國畫傳統的深度開挖與突破。又說到故宮前副院長楊新先生曾稱讚來者趣墨是「一片天然,不見人工雕琢」,所謂「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認為符合中國人以「自然」為藝術最高境界的追求,並根源於「道法自然」的傳統哲思。

他又指出,趣墨畫的成功得來不易,是經過艱苦卓絕的努力,最終才獲得了成功,而且來者先生的趣墨畫,可以說是「千敗一成」,畫一千張,成功一張,是以自己的努力,去追求自己的想像的畫面,這種精神值得有志氣、有抱負的畫家來學習!

故宮研究員,書畫鑑定專家單國強先生指出,與來者先生是因為兩次故宮為來者的破例決策,他都有參與其中,所以兩人相識,也曾為他的趣墨畫法發表了一萬多字的論文,而今天看到現場展出的作品與30年作品相比下,來者先生不僅突破了中國水墨畫的風格,也突破了自己30年前的趣墨畫法,不管在題材上或水墨融合上,都有更多的突破與進展,尤其是水墨沁滲層次更豐富、與色彩搭配更和諧,達到了具象與寫意的結合。

圖: 研討會展出之畫作。(圖/藝林國際育樂提供)

主辦方北京睿和誠文化董事長馮馨漫女士表示,此次研討會既回顧過往,更展望未來,旨在讓藝術技法與思想深度碰撞。“我們敬重劉慶書先生,因他始終追問‘水墨還能說新話嗎?’並希望這追問在今天持續被回應。”畢竟,真正的經典不在於被銘記,而在於不斷被重新言說——劉慶書先生正是把水墨化爲可無限轉譯的當代表達。

協辦方藝林國際育樂總經理林珮瑩也指出,今日對來者大師的重探,是為了讓這樣的創作思維,可以繼續向未知開展,可以一起鑑往知來,溫故知新!「來者」這一署名,不只是一位藝術家的筆名,更是一種面向未來的創作姿態。

這場活動重提劉慶書(來者先生),不是為了設立標準,而是為了提醒創作世界:真正的突破,不在於形式的激烈與否,而在於創意、思想與語言結構的轉化與更新。希望這份創新精神,仍在激發後來者,走出更有特色的當代水墨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