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縣光復鄉於9月23日下午遭遇嚴重洪災,起因為馬太鞍溪上游堰塞湖溢流。洪水夾帶大量泥沙與雜木沖毀馬太鞍溪橋,隨後湧入光復市區,造成嚴重災情。根據花蓮縣政府統計,此次災害已造成14人死亡、34人受傷,124人失聯,並有3,285人被迫撤離家園。
洪水來勢洶洶,許多居民措手不及。有民眾表示,洪水在短短兩小時內就淹沒了二樓,全家人只能躲到屋頂等待救援。其中一位林姓女子的父親是全身癱瘓且有氣切管的病患,情況十分危急。所幸經過社會各界的協助,林女的家人最終安全獲救,其父親也已送醫治療,情況穩定。
救援工作持續進行中,消防人員冒著生命危險穿梭災區搶救民眾。有消防員在光復鄉敦厚路上成功救出兩名女子及兩名幼童,其中幼童被裝在橘色大桶中,在湍急流水中被帶出,畫面令人揪心。
災後,光復鄉宛如末日景象。街道上堆滿淤泥,車輛東倒西歪,家具雜物散落各處。災民紛紛返家清理,但面對巨大損失,許多人感到無助和憤怒。有災民表示,家中損失至少50多萬元,還有菜農的蔬菜和雜貨損失超過20萬元。
更令人不滿的是,許多災民指出這次災害實為人禍。他們表示,堰塞湖問題由來已久,相關單位雖多次開會討論,卻始終未有實際作為。災民憤怒地說:「要請求國家賠償,這根本是人禍!」
目前,花蓮對外交通因馬太鞍溪橋中斷而受阻,僅能由花蓮南端的富里鄉北上花東公路。其他聯外道路除玉長公路外,大多存在潛在危險。各界救援人力與物資正陸續抵達,包括基督教芥菜種會等民間團體也已備妥物資前往賑災。
花蓮縣長徐榛蔚已進駐前進指揮中心坐鎮,並親自慰問受災民眾。面對如此嚴重的災情,各界紛紛伸出援手,期望能協助花蓮盡快脫離困境。然而,災後重建之路仍然漫長,需要政府與社會各界持續關注和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