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CBP)於本週宣布,因應強迫勞動指控,已對捷安特於台灣生產的自行車、零件及配件實施扣留措施,禁止相關產品進入美國市場。此舉根據2011年美國法規,凡涉及強迫勞動生產的商品皆不得進口。
CBP指出,調查發現捷安特存在多項國際勞工組織(ILO)強迫勞動指標,包括剝削弱勢、惡劣工作與居住環境、債務束縛、扣押工資及過度加班。CBP強調,捷安特以低於市場價格生產商品,損及美國本土企業利益。
捷安特母公司巨大(9921)於9月25日發布重訊證實,強調美方暫扣令僅適用於「台灣製造、輸往美國之產品」,不影響其他地區市場銷售。短期內,對美國市場的出貨可能延遲、查扣或退運,「影響程度視後續與CBP溝通結果而定。」巨大估算,台灣出口至美國產品的扣留令,預計影響合併營收比例約4-5%。
針對遭控「強迫勞動」,巨大表示,對任何形式的強迫勞動採取零容忍態度,並強調自2025年1月起,所有新聘外籍員工的招聘與仲介費用均由公司全額承擔,員工無需自付。此外,公司已著手提升外籍員工的住宿品質,確保其生活條件符合標準。
巨大承諾將主動聯繫美國CBP,說明已採取的改善措施以爭取撤銷暫扣令,並承諾維持供應鏈透明度,並確保所有作業符合國際勞動規範。然而,若巨大未能證明產品未涉強迫勞動,美國海關可進一步升級扣留令為「查獲令」,直接沒收相關商品,影響層面將更為擴大。
面對美國市場利空消息,巨大股價於25日上午開盤重挫逾8.96%,最低報91.5元,失守百元大關,探逾15年新低。然而,隨後買盤湧入,開盤15分鐘後跌幅收斂至3%以內。
勞動部表示,將盡快協同地方政府入廠進行實地了解,以釐清美方所指涉的議題。同時,勞動部將與經濟部共同合作,積極協助巨大公司提出改善方案與實質提升勞動權益,以及早解決被指涉強迫勞動問題,保障相關勞工應有的權益。
經濟部也發出聲明,強調台灣作為全球供應鏈負責任的一員,向來高度重視勞工條件的改善。經濟部表示將與勞動部合作,協助巨大儘速解決其可能涉及的強迫勞動議題,以利CBP儘早撤銷該暫扣令。
此事件不僅影響巨大公司的營運,更可能對台灣製造業的國際形象造成衝擊。台灣政府和企業界都將密切關注事態發展,並採取必要措施以維護台灣製造業的聲譽和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