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洪災14死!劉世芳會議驚語「家門口淹水就算了」內政部回應了

發表日期:2025 / 09 / 26

花蓮縣馬太鞍溪堰塞湖23日發生溢流,導致光復鄉嚴重洪災,釀14人死亡。有媒體揭露內政部長劉世芳21日與農業部林務及自然保育署會議中一段「原地撤離、頂多家門口淹水就算了」的發言,引起社會各界關注。

對此,內政部25日發布聲明澄清,強調劉世芳始終以「保全人民生命安全」為最高原則,部分音檔遭斷章取義導致誤解。內政部表示,當天會議討論核心圍繞在如何研判撤離的最佳時機、範圍與影響戶數,並一再堅持「守護人民生命安全」是最高準則。

內政部解釋,無論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經濟部的水災防救計畫,或花蓮縣政府的水患保全方案,都將「至高處垂直避難」、「依親」與「前往避難收容處所」列為合法且可行的避難方式。所謂的垂直避難,必須以建物為鋼筋混凝土結構、具備二樓以上空間,且不鄰近河岸為前提,方能暫時移往高處,爭取等待救援的時間。

內政部強調,中央災害應變中心一旦做出正式決策,會立即透過多重管道同步通知地方政府,確保訊息正確傳達。21日傍晚完成會議後,中央也立即以傳真公文正式通知花蓮縣政府,並無延誤。依《災害防救法》規定,縣市政府與鄉鎮公所才是災害防救主管機關,當災情發生或有風險時,地方需依狀況決定是否進行勸導或強制撤離,並負責安置受影響民眾。

然而,此事件在政壇引發激烈討論。立法院國民黨團書記長羅智強批評,民進黨立委王定宇要「殺傷在野黨」、吳思瑤稱徐榛蔚不在國內,這些言論同樣可以被視為「被誤解、斷章取義」。羅智強表示,如果是國民黨執政的官員,敢講「斷章取義」這四個字,早就被轟下台了。

國民黨團首席副書記長林沛祥則呼籲民進黨不要政治鬥爭,認為現在是國難時期,應該把心思放在救災及民生上。羅智強提到,許多綠營側翼在帶風向稱不要捐錢給花蓮縣府,他和國民黨團已合計捐出100萬元給花蓮縣政府,作為賑災、救災、復原之用。

內政部最後強調,防災政策不能簡化為片段語錄或口號,若遭斷章取義,不僅會動搖外界對救災體系的信任,還可能導致民眾誤判風險。唯有中央與地方共同確保資訊透明、正確傳遞,人民才能在第一時間採取正確行動,真正守護自身安全。這場風波突顯了在災害來臨時,政府溝通與民眾理解之間的落差,也凸顯了防災政策制定與執行過程中的複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