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堰塞湖釀慘劇!泥流再度湧入 救援難度增

發表日期:2025 / 09 / 26

花蓮馬太鞍溪上游堰塞湖溢流,釋放出約6000萬噸洪水,如海嘯般沖入光復鄉,造成14人死亡、14人失聯的慘重傷亡。死者多為長者,主要集中在佛祖街一帶。

災害發生後的第四天,天氣狀況不佳,下起了雨。雨水使得現場的淤泥變得更加黏稠和厚重,大幅增加了搜救工作的難度。搜救人員在進入災區時,每一步都需要付出雙倍的力氣,稍有不慎就可能失去平衡摔倒。

儘管如此,大批搜救人員仍然堅持徒步挺進佛祖街46巷,攜帶物資和各種切割機具。他們在泥濘中艱難前行,互相支援。有些隊員甚至在腳受傷的情況下仍繼續前進,展現了堅毅的意志和使命感。

目前,堰塞湖的水量已經縮減了75%,剩餘約2300萬噸。雖然水量減少,但專家評估認為現場壩體及周圍地質仍不穩定。加上上游持續降雨可能沖刷壩體,仍有局部水量流出的風險,因此堰塞湖仍維持紅色警戒狀態。

搜救工作面臨諸多挑戰。光復鄉佛祖街因鄰近堤防破口,溪水持續湍急溢入。加上今晨降雨,現場再次傳出淹水情況,滾滾泥流不斷湧入,使得搜救難度大增。

當地居民透過社群平台發出警示,提醒下游沿岸居民注意水患。有組織呼籲居住在地勢較低處的居民前往光復國小或長老教會避難,並建議晚上盡量在避難所過夜,以確保安全。

隨著搜救黃金72小時即將結束,搜救人員正全力以赴。除了佛祖街,警察和義消還有包括吉利潭在內的約50處待清查點需要處理。時間緊迫,每一分每一秒都彌足珍貴。

這場災害不僅造成人員傷亡,也給當地居民帶來巨大的心理壓力。面對不確定的未來,許多人處於持續的恐慌狀態。救援人員的到來,無疑為這些受困居民帶來了希望,猶如黑暗中的一線曙光。

在這場與時間賽跑的救援行動中,搜救人員展現了無畏的勇氣和堅韌的毅力。他們深知,在廢墟和泥濘之中,可能還有生命在等待救援。每一步艱難的前進,都可能是挽救一個生命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