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方

光復鄉現場》「那一刻,我不再孤單」

發表日期:2025 / 09 / 27

【警政時報 張家燁/花蓮報導】花蓮光復鄉因馬太鞍溪9月23日壩頂溢流,災區家戶滿目瘡痍,雖然雨勢一度停歇,但近日再度降下陣雨,使得救援與重建工作更添挑戰,然而,花蓮縣老人暨家庭關懷協會與志工隊伍仍不畏泥濘,挺進災區展開第三天協助行動,傳遞社會的溫暖。

志工把毛毯與日常用品親手交到災民手上,讓受災者安心感受到「有人陪伴」。(圖/記者張家燁翻攝)
志工把毛毯與日常用品親手交到災民手上,讓受災者安心感受到「有人陪伴」。(圖/記者張家燁翻攝)

物資依需求配送 即刻救援
協會指出,目前乾糧與飲水供應尚足,重點已轉向耐保存且符合個案需求的物資。志工採取「機動配送」方式,確保災戶能在第一時間獲得所需資源,讓救援更即時有效。

志工將乾糧、飲水及生活用品送到災區農戶,傳遞社會溫暖與支持。(圖/記者張家燁翻攝)
志工將乾糧、飲水及生活用品送到災區農戶,傳遞社會溫暖與支持。(圖/記者張家燁翻攝)

志工的陪伴 讓重建不再孤單
除了物資發放,社工亦逐戶探訪,確認獨居長者與弱勢家庭的實際需求,優先安排援助。這樣的貼心服務,讓受災民眾在困境中感受到安慰與支持。
一位受災的王奶奶緩緩道來:「我們家客廳淹水,全家的電器都報廢了,原本真不知道該怎麼辦。謝謝志工們冒雨送物資,還安慰我們說後續家具、家電也會幫忙。那一刻,我真的覺得自己不是孤單面對。」
協會副執行長林香君強調,光復鄉的災後重建並非短短數週即可完成,必須仰賴長期協助與持續陪伴。協會後續將提供家電、家具採購支援,並規劃「以工代賑」機制,讓災民透過工作參與重建,不僅獲得收入,也能重拾生活動能。

社工貼心陪伴受災長者,蹲下身傾聽,讓災後不只是一份物資,更有心靈的支持。(圖/記者張家燁翻攝)
社工貼心陪伴受災長者,蹲下身傾聽,讓災後不只是一份物資,更有心靈的支持。(圖/記者張家燁翻攝)

呼籲社會攜手 專款專用助災民
協會呼籲各界伸出援手,透過線上平台、郵政劃撥或銀行轉帳捐款,並於備註欄註明「光復風災」,以確保專款專用。

在滿布泥濘的道路上,光復鄉的志工們送的不僅是物資,更是陪伴與希望。這份力量,正支撐著災後重建的漫長路途。

志工揮汗鏟泥,協助受災住戶清理家園,把泥濘一步步鏟除,為重建踏出第一步。(圖/記者張家燁翻攝)
志工揮汗鏟泥,協助受災住戶清理家園,把泥濘一步步鏟除,為重建踏出第一步。(圖/記者張家燁翻攝)

更多警政時報報導
【獨家】Google廣告吸血黑幕曝光!寵物殯葬霸主怒控:惡意點擊如搶劫、廣告費暴增3倍竟換來殭屍流量
【獨家】基督徒假聖名吸金實錄(上)以「同工」之名行詐騙之實?張偉德黃金跟單事件揭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