矽盾若崩 台灣還剩下什麼?

發表日期:2025 / 09 / 30

清光緒年間,八國聯軍挾船堅砲利鯨吞蠶食。21世紀的美國直接點名台美晶片產能應該「五五分」。美方聲稱要將美國先進製程產能從2%一口氣推升到40%,這不是單純的產業布局,而是赤裸裸的政治施壓。對台灣而言,這不只是台積電的經營問題,更是「矽盾」是否瓦解、台灣國家安全是否動搖的根本挑戰。

2001年,澳洲記者艾迪生指出,台灣半導體產業攸關全球經濟命脈,中共一旦對台動武,各國不會坐視,台積電堪稱台灣「矽盾」。近年兩岸關係緊張,國人相信「護國神山」不只是經濟命脈,更是戰略保障。然而在川普政府的算計中,逐漸顯現,與其保護台灣不如降低對台依賴的想法。一旦美國本土產能逐步成形,「矽盾」的保護效力自然大幅下降。若果,台灣既失去傲視全球的產業量能,安全保障恐怕也將成為空談。

令人憂慮的是,台灣政府在談判桌上似乎步步退讓。首先,台灣關稅高達20%而且還要疊加原有的關稅,遠遠高於韓國、日本等鄰近競爭國家。談判尚未展開前,政府即高調宣布加碼台積電在美國的投資。九月初也承諾了未來四年自美採購超過100億美元農產品,比過去增加25%。台美經貿談判,從未戰先降,接著一路談一路讓,台灣還有甚麼底氣與籌碼?

台積電赴美設廠的決策,承擔極高成本與風險,但未見政府配套談判的要求與堅持。美國一步步進逼,如今直接提出「五五分」的要求,國人聞訊莫不炸鍋。台灣政府若不積極劃下紅線,未來2奈米以下的最先進製程恐怕也會逐步外移。屆時,台灣的核心戰略優勢將被掏空,「矽盾」從護國神山變成人質枷鎖,到最後恐怕還將遭到棄置。

政府不能再以「台美關係良好」自我安慰。真正的國際談判不是靠善意,而是利益交換。美國要求台灣讓利於半導體產能與農產品,但是否願意在安全保障上做出具體承諾?政府至今沒有給出答案。

談判不只是經濟事務,更是國家安全的底線。但我們只看到台灣在關稅、農產品與半導體上一面倒,幾乎退無可退,試問台灣換到了甚麼?執政黨從一開始就對內黑箱,不尋求在野黨合作,也不昭告國人真實情況,台灣面臨的風險與際遇,國人得從外電報導才能窺知。

台灣仍握有先進技術與供應鏈完整性的優勢,只是徒有技術,政府如果無能保護,民眾也只能徒呼負負。非常時期需要非常的人才,政府應有為國舉才的胸襟,而非蒙著頭,讓台灣一路輸到底。政府若無法守住這道防線,恐怕不僅矽盾崩塌,連民心也將隨之動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