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臺灣文學館今年10月迎來開館22周年,館慶活動「文學暢秋日Bûn-ha̍k tshàng-tshiu ji̍t市集」將於18日、19日午後2時至7時在臺文館舉行。活動匯集近百攤質感品牌、美食、音樂與講座,並特邀6個捷克特色展位,為臺南秋日增添既在地又國際的文化體驗。圖說:臺文館館慶「文學暢秋日市集」首波攤位曝光,結合工藝、花藝、美食與藝術,打造秋日文學生活風景 (圖片來源/臺文館提供)
今年市集以「文學是對話」為核心理念,結合母語元素,串聯獨立書店、藝術創作、跨國文化、特色飲食及音樂表演。兩日活動不僅有攤位市集,還推出3場交流講座、1場藝術裝置共創、9場音樂演出,透過不同語言與創作背景,呈現跨界對話的豐富樣貌。
市集規劃五座「主題之島」:書森島、語棲島、文學島、飽讀島、風聲島,遍布館內外,交織成一座「秋日文學島」。現場聚集超過80位「島民攤主」,包含獨立書店、工藝品牌、文學藝術與人氣美食。像是臺南的「南渡策室」與嘉義的「島呼冊店」將以母語為主題,精選書籍展現台語魅力。館方家族館舍「李昂文藏館」與「葉石濤文學紀念館」也參與其中;適逢葉石濤百歲冥誕,葉館攤位將設置臨時郵局,並推出二日限定專屬郵戳,邀請民眾「寫信給葉老」。同時呼應館內展覽「躍然紙外:捷克跨界當代童書展」,捷克經濟文化辦事處與觀光局也將帶來捷克文學與品牌的跨國展演。
在「語棲島」,藝術家吳季禎(今晚我是手)將引導民眾參與「文字球」共創裝置,將日常感觸化為文字,成為現場的藝術焦點。同時,入圍廣播金鐘獎的Podcast「阿愷之聲」也將與作家黃崇凱、王昭華進行台語對談,探索小說創作與地方文化的多元面貌。
「風聲島」則是母語與音樂交會的舞臺,將由客語歌手江晟榮、臺南創作者阿子、JIEHAN、電子音樂家蔡瑋德,以及韓國低音提琴手東熙Dongyi、捷克手風琴演奏家Jirka Hilčer共同演出。舞臺更結合工研院的5G共感裝置,讓聲響轉譯為觸覺與視覺體驗,展現語言之外的多元感官對話。此外,館慶活動也規劃台語常設展導覽專場,以及與臺南市勝利國小合作的「小小文學導覽員」首次登場,讓孩子們以不同視角詮釋臺灣文學。
創作本身即是一種語言,而市集則成為彼此對話的場域。「文學暢秋日市集」是一座匯聚語言、文化與藝術的秋日島嶼,邀請大家在十月午後一同參與,展開屬於自己的文學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