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辛云生
跨世代啟蒙-偏鄉孩子與館長相遇,照片國王十字藝術社提供
在華山 1914 文創園區的展場裡,午後的陽光暖暖灑進來。82 歲、大家口中的「台灣永遠的館長」- 黃光男老師,帶著近三年最近的創作,開啟全新創作的旅程。
10/4下午特別熱鬧,因為來了一群小小客人!來自瑞濱國小的 14 位偏鄉小朋友,花東原住民北上移民的重要聚落,因可以捕魚維生。第一次走進華山創意園區與展覽場,先由Alleycat’s Pizza巷貓餐廳招待孩子開心午餐,然後進入紅磚區西四館就近距離遇見這位大前輩的藝術的世界。孩子們不但先深情地朗讀畫裡的詩句,還在黃老師的弟子高駿華博士帶領下,試著臨摹黃館長聞名的「窗外系列」作品,畫出屬於自己的小小作品!
偏鄉孩子的天真回應,成了黃館長心中最純粹的掌聲,照片國王十字藝術社提供
雖然隔著好多世代,但館長用他童年的回憶,拉近了與孩子們的距離。他笑著說:「學會觀察自然的細節,因為這些小小的發現,以後都會成為你最珍貴的養分喔!」於是,一場有點像魔法的「待用課程」藝術陪伴與體驗,就這樣在展場裡展開了。
小朋友們睜著亮晶晶的大眼睛,站在一幅幅比自己還高的作品前,驚呼連連!「哇!這蘋果跟柿子好像真的在桌上耶!」、「那隻公雞好帥,好像要啼叫了!」、「這個字好特別,好像夏天的味道!」他們的天真回應,成了黃館長心中最純粹的掌聲。黃光男老師只是微笑,看著這些童言童語,彷彿藝術的初心又被喚醒。
孩子們特別喜歡畫裡的小麻雀。你一聲、我一聲,吱吱喳喳,和畫裡的麻雀好像互相在聊天!整個展場瞬間多了滿滿童趣的生命力。黃館長靜靜說:「麻雀、公雞和果樹,其實是黃爺爺的童年朋友」,他希望小朋友們也能明白:未來創作的靈感,其實就藏在生活裡,藏在對身邊小事物的細心觀察。他提醒並引導:「藝術追求的不是畫得多像,而是如何從距離感裡保留想像,」這才是創作的初心,作品才不至於流俗。現場有人問起藝術收藏,黃光男老師語氣溫柔又堅定:「藝術帶來的不是價格,而是價值。它的力量,在於觸動心靈,而不是金錢上的數字。」
對瑞濱國小的孩子們來說,這一趟藝術之旅是一份暖心的禮物。黃館長說:不管是畫畫、寫字,甚至只是觀察一片葉子,都能成為表達情感的方式。藝術就是有這種神奇的「力量」,把想像、回憶、思念,都化成一幅幅作品,安放在心裡。策展人陳欣婷博士也說,從偏鄉走進展場,一步步累積孩子們與藝術的相遇,慢慢縮短城鄉與資源的差距,並在孩子心裡種下希望的種子。
82 歲的黃光男的展覽場藝術,不只是藝術家的成就,更是一座跨世代的橋樑。孩子們在作品前瞪大眼睛、充滿驚嘆;而黃館長用童年的故事,溫柔而喜悅地對話新一代。「窗外的枝葉,藏著童年的雀鳴與柿紅;畫裡的光影,安放了歲月的思念與寧靜。」孩子們背著小書包離開時,笑聲與館長的話語,仍在展廳裡回蕩。這份溫柔中裡帶著熱烈,就像藝術的模樣,永遠在黃爺爺後青春的「寧靜與熱烈」之間閃閃發光。
以「二82年華」沙龍展為名,充滿時間的交錯與詩意。「二」,寓意著人生的交織與延續,亦象徵歲月流轉後的精彩如初。 陳欣婷說,此展將以最親近與浪漫的展示方式,邀你看見最質樸的- 他的人生,他的詩,他的畫,他的信仰與溫度,也是屬於我們每一個人久久餘韻的「後青春」。展覽將到10/28(週一休館)於華山紅磚區西四館展出。
以「二82年華」為名,充滿時間的交錯與詩意,照片國王十字藝術社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