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市政府社會局9日與身心障礙團體攜手,在高雄林皇宮舉辦「心社共創─2025年高雄市精神障礙者協作模式與國際交流研討會」,吸引近300位國內外專家、學者及全台各地會所代表齊聚一堂,進行經驗分享與跨國對話,展現高雄推動精神障礙者協作模式的成果與決心。
這場全國首創的研討會由社會局培力在地團體主導,並由高雄市心理復健會「雄棧會所」團隊統籌籌辦。主辦單位指出,會所不只是精神障礙者的休憩據點,更是他們在就業、社交與自我成長上的支撐系統,成為陪伴與復歸社會的重要平台。
↑圖說:高雄市社會局蔡宛芬局長與韓國會所代表進行交流活動,分享精神障礙者協作模式推動經驗,促進國際間專業交流與合作。(圖片來源:高雄市社會局提供)
社會局長蔡宛芬表示,高雄自110年率先成立「心驛會所」以來,陸續設立「雄棧會所」、「青草地會所」與「歡喜會所」,逐步建構完整的協作據點網絡。本次研討會獲衛福部經費支持,象徵中央與地方攜手推廣協作理念的成果。蔡宛芬指出,協作模式的核心在於「會員與工作人員並肩而立」,透過共決與共創,讓精神障礙者在過程中重拾自信與行動力,也讓社會看見他們的能力與價值。
活動除邀集國內會所外,更迎來加拿大 Pathways Clubhouse、韓國 Taihwa Fountain House 與澳洲 Stepping Stone Clubhouse 等國際團隊參與,透過經驗交流深化理解。韓國代表更在會後實地參訪台灣會所,與會員面對面互動,分享日常運作經驗,讓跨國合作更具溫度與真實感。
↑圖說:會員參與社區傳統手工藝,與工作人員攜手完成作品,呈現協作模式帶來「一起」的價值與溫度。(圖片來源:高雄市社會局提供)
從籌備過程到現場執行,會員皆主動投入、協力完成,展現精神障礙者不僅是受助者,更能成為行動者與貢獻者。高雄市府期盼透過這場國際研討會,推動協作模式在社區中持續深化,讓更多人看見「同理、共創、自立」的力量在城市中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