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馬太鞍堰塞湖潰堤造成的災情已持續19天,光復鄉災區目前面臨復原進度緩慢的困境。根據現場志工回報,災區民生物資已經相當充足,但最迫切需要的是水電材料以及各類專業志工,包括水電工、鋁門窗師傅和木工師傅等房屋修復的專業人員。
當地急需各類家電,如電鍋、電風扇、洗衣機、冰箱等。許多房屋雖然未倒塌,但因下水道阻塞無法正常用水,加上缺乏家電,居民無法恢復正常生活。重建工作可能需要以年計算的時間,是一條漫長的道路。
面對這樣的情況,來自鄰近縣市宜蘭的志工團體「宜蘭幫」挺身而出。由宜蘭囝仔行銷企畫蘇宏明發起的「宜蘭幫」,組織了水電工班團隊前往災區提供免費修復服務。第一波行動共有2車7人,由易耕工程水電謝老闆和探吉工程水電陳老闆帶領專業水電師傅,攜帶整車水電材料於清晨6點多抵達災區。
蘇宏明表示,「宜蘭幫」的服務對象主要為獨居長者、弱勢低收家庭和行動不便的長者,優先協助臥床者和無法爬樓梯的行動不便者。他們的目標是幫助這些弱勢群體維持基本的供水供電需求,讓他們能夠正常居住生活。
「宜蘭幫」未來還計劃推動第二波行動,將有木作、衛浴廚具、泥作、鋁門窗等專業團隊陸續加入,協助受災戶安裝大門、鋁門窗,以及修復馬桶和化糞池等設施。蘇宏明呼籲更多企業主、社團各界能夠提供人力、物資或資金支持,共同參與災區重建工作。
然而,也有聲音指出,全面修復水電系統的成本相當高昂,對志工來說是一個沉重的負擔。有網友表示,政府已發放補助金,應該用於住戶修繕,而不應過度依賴志工的愛心。
總的來說,花蓮光復鄉的災後重建工作仍面臨諸多挑戰。雖然各方善心人士和志工團體積極投入,但專業技術人員的缺乏和修復成本的高昂仍是亟待解決的問題。災區的重建之路漫長而艱辛,需要政府、民間團體和社會各界的持續關注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