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黃泰宇/台北報導
立法院內政委員會今(13)日進行「堰塞湖監測、災害預警通報、疏散機制及災後復原重建」專題報告,立委傅崐萁針對中央應變中心在9月22日上午7點發布紅色警戒,要求光復等鄉公所,一天內從撤離6百人突然增加到8千6百人卻從未有過輔導撤離及收容計畫;他並痛斥中央政府救災荒腔走板,地方政府疲於救災卻要對付謠言。
傅崐萁舉《災害防救法》及「水災危險潛勢地區疏散撤離標準作業程序」,法令明定水災由鄉鎮公所負責強制撤離作業,中央7個部會必須輔導地方政府「選定疏散路線與避難收容處所」,而當地方政府無法因應災害處理時,中央主管機關應主動派員協助。
傅崐萁指出,堰塞湖潰壩證明「垂直避難」方式絕對不可行,政務委員季連成在花蓮10月3日起協調撤離計劃,然而高達8千6百人的撤離,3個鄉鎮公所根本沒有能力執行疏散及收容。他說,中央既沒有協助規劃路線也沒有選定收容安置中心,至今11天尚未演練過,花蓮縣政府又如何核定撤離計劃。
傅崐萁質疑,如果中央丟紅色警戒通報單,就要地方政府強制撤離,那請問,「至今馬太鞍溪堰塞湖仍是紅色警戒區,是否應立即執行全區疏散撤離」?
傅崐萁直言,當鄉鎮市公所無力因應時,依《災害防救法》第35條第二項:直轄市、縣(市)政府無法因應災害處理時,該災害之中央災害防救業務主管機關應主動派員協助,或依直轄市、縣(市)政府之請求,指派協調人員提供支援協助。
傅崐萁強調,內政部所誇大的大馬村全村撤離成功,事實是大馬村在8月12日楊柳颱風時,就是當時規劃範圍6百人的村落,已撤離過1次,樺加沙颱風是第2次,已非常熟稔撤離程序。
傅崐萁說,根據季連成在花蓮前進協調所,跟地方政府協調7個部會依法要輔導地方政府核定疏散路線計畫,還有5個部會必須輔導地方政府收容整備計畫,從10月3日討論到現在,11天仍未演練尚未核定,當初9月22日上午中央才發布紅色警戒,1天之內要光復鄉公所怎麼撤離8千多人,且行政院從未輔導地方政府,也未核定過8千6百人的疏散計劃。
「地方政府疲於救災,還要對付謠言,台灣是一流的國民,五流的政府。」傅崐萁痛斥,中央政府救災荒腔走板,只能靠鏟子超人,而各相關部會對於安全宣導、醫療準備、餐食供應等都付之闕如,以致釀成挖土機超人往生及志工斷指等不幸事件。
照片來源:傅崐萁辦公室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網傳鳳林鎮長簽結無災情 林建平點出國軍救災規定:我沒有做錯事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